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隆平高科”,000998)最新公告披露,1月13日,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公布了《2022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生產應用)批準清單(二)》,隆平高科與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聯合申報的抗蟲耐除草劑玉米BFL4-2、公司參股公司杭州瑞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抗蟲大豆CAL16共計2個產品獲得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生產應用)。
據介紹,抗蟲耐除草劑玉米BFL4-2含cry1Ab、cry1F和cp4epsps三個基因,同時具備抗蟲、耐除草劑兩個性狀。抗蟲性方面,玉米BFL4-2對當前我國玉米田主要鱗翅目類害蟲玉米螟、黏蟲、棉鈴蟲和草地貪夜蛾幼蟲具有良好防治效果;耐除草劑方面,可耐受4倍劑量的草甘膦除草劑。
隆平高科稱,玉米BFL4-2可滿足我國農戶在大田玉米生產中的實際防蟲和雜草防治需求。該安全證書有效期為2023年1月5日至2028年1月4日,有效區域未北方春玉米區。
轉基因抗蟲大豆CAL16則表達抗蟲融合蛋白Cry1Ab/Vip3Da,對國內及南美洲的主要大豆鱗翅目害蟲都有優異的防治效果。公告稱,大豆CAL16是杭州瑞豐首個獲批大豆性狀,也是國內首個獲得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的抗蟲大豆,大豆CAL16的批準豐富了杭州瑞豐的轉基因性狀產品線。
隆平高科稱,此次玉米和大豆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的獲批,將進一步夯實公司在農業生物育種領域的技術優勢。
此外,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轉基因玉米種子、轉基因大豆種子的審定、生產、經營和加工還需獲得相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行政許可。
隆平高科此前在2022年半年度報告中提到,針對生物技術板塊,目前公司在轉基因玉米研發、基因編輯水稻、各作物分子標記輔助育種等形成了成熟穩定的研發布局。
其中,在玉米轉基因創新前端,公司布局杭州瑞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隆平生物技術(海南)有限公司、海南綠谷生物育種有限公司等生物技術平臺協同推進性狀開發,后端以玉米科學院、聯創種業為主推進品種轉育。此外,隆平高科種業科學院生物技術團隊通過運用基因編輯、性狀標記開發等技術,在水稻資源創制、全基因組選擇育種創新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育種信息化的不斷推進已基本實現關鍵信息線上管理,將進一步加快智能育種技術突破與應用。
隆平高科1999年成立,2000年上市,是由袁隆平院士作為主要發起人設立的現代種業高科技集團,目前第一大股東為中信集團。
公司主營業務涵蓋種業運營和農業服務兩大體系,其中水稻、谷子、食葵種子業務全球領先,玉米、黃瓜、辣椒種子業務中國領先。隆平高科構建了國內領先的商業化育種體系,組建了國際先進的生物技術平臺,每年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穩定在10%左右,目前已在全球建有育種站50個,試驗基地總面積1.3萬畝。2020年度全國主要農作物前十大品種中,公司雜交水稻品種占七席,玉米品種獨占四席。2018-2020年公司自主研發的水稻、玉米品種累計推廣2.5億畝,累計增產糧食100億斤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