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繁育種基地新址在海南省三亞市崖城區落成揭牌,省農科院新品種選育的腳步再次加速。
海南省獨特的氣候條件和物種資源,非常有利于從事農作物品種選育、親本繁育、種質鑒定和種子生產等活動。省農科院從1958年開始南繁科研育種工作,截至目前,通過南繁北育共選育成大豆、水稻、玉米、小麥、馬鈴薯和蔬菜等新品種1777個,保障了全省農作物品種的更新換代和優良品種供給。
省農科院相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以來,省財政廳陸續投入5189.5萬元專項資金用于省農科院新基地的建設,為黑龍江南繁科研事業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今年10月,占地514.8畝的省農科院坡田洋南繁育種基地建設項目全面竣工,從根本上解決了困擾我院南繁工作多年的無固定試驗用地的困境。”
目前,新基地已承接全院19個分院(研究所)近50個研究室的南繁任務,今年有150余名科技人員在基地進行科研工作。未來南繁基地將圍繞南繁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分子設計、品種培育及栽培生理開展多學科交叉聯合攻關,加快品種選育進程,培育突破性新品種,為打好種業翻身仗保障國家種業和糧食安全提供堅實基礎。(董擎輝 記者周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