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氣象部門預報,11月28日-12月1日,我省自北向南將有一次寒潮過程,并伴有雨雪冰凍天氣,氣溫降幅8-16℃,局部16℃以上。這次低溫總體上對小麥影響不大,當前我省適播期的小麥一般處于4葉一心到6葉一心,有一定的抗低溫能力,但如果遇上較強程度的低溫冰凍天氣,仍有可能發生凍害。對小麥越冬期的低溫冰凍天氣,通過采取預防和補救措施可以減輕小麥凍害的發生程度和對小麥產量的影響。
一、小麥低溫凍害的預防
1.旱地小麥冬前鎮壓。鄂北地區旱地小麥對播期早、播量大、長勢偏旺且有可能年前拔節的小麥及早采取鎮壓措施,防止因越冬期的低溫導致小麥主莖和大分蘗凍死。鎮壓時要注意土壤過濕地塊不宜鎮壓,土壤封凍麥田不能鎮壓,晚播麥要輕壓,做到“壓干不壓濕”“壓軟不壓硬”“壓輕不壓重”,要選擇晴好天氣的中午前后進行鎮壓。
2.適當追施平衡肥。對播前施肥不足、苗偏小偏弱的田塊,合理追施一次肥料,增強植株自身的抗寒能力。要特別注意增施磷鉀肥,切忌偏施氮肥,以免引起徒長,使植株莖稈組織過于柔嫩,降低抗寒、抗倒能力。
3.覆蓋防凍。有條件的地方,每畝用稻草150-250公斤均勻覆蓋在麥苗上,預防凍害。
4.清溝理墑。及時疏通廂溝、腰溝、圍溝和田外排水溝,尤其是稻茬田和低洼地,力爭達到溝溝相通、明水能排、暗漬能濾的要求,以增強土壤通氣性,提高地溫,改善小麥生長發育環境條件,實現壯苗越冬。
二、小麥低溫凍害的補救
1.凍后追肥。小麥低溫凍害的補救要根據凍害的發生程度采取不同補救措施。對于程度較輕、僅發生葉尖部分凍死的小麥,一般不需要采取補救措施。發生葉片嚴重凍死的田塊,每畝追施尿素4-5公斤。極少數在10月初搶早播種的田塊,有可能發育較快,葉齡達到7葉一心以上,己進入拔節期,主莖幼穗和大分蘗會受到凍害,每畝追施尿素5-7.5公斤尿素,促進分蘗發生。凍害發生后,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或蕓苔素內酯、碧護等植物生長調節劑),也有一定的補救效果,可作為輔助措施選擇應用。
2.凍后灌水。澆水是補救低溫凍害的有效措施,對土壤墑情差的旱地小麥,凍后立即灌足灌透,結合追肥,可促進小麥恢復性生長,緩解低溫凍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