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號以來,安徽省大部分地區遭遇較長時間的高溫干旱天氣影響,水稻生長受到不同程度影響,甚至有極少數田塊絕收。8月25日以來各地氣溫下降、降水增多,災情有所緩解。但處暑已過,有利于水稻產量形成的時間已不多。根據目前水稻生長情況,提出如下管理技術意見。
一、當前水稻生長情況及管理重點
目前在田水稻有中稻、單季晚稻、雙季晚稻、再生稻后季稻等。這些在田水稻都不同程度受到高溫熱害影響,但因水稻處于不同生育期和受高溫干旱影響的時間、程度不同,受到的影響程度也是不同的。要區別對待,因苗施策。
當前山區和播種較早的中稻處于灌漿結實階段,管理的重點是增加粒重;丘陵地區和沿江洲圩區的中稻和單季晚稻多數處于幼穗分化中后期和抽穗揚花期,管理的重點是提高結實率和增加千粒重;少數播種遲,遭遇干旱早、生長停頓的田塊的管理的重點是要他們盡快恢復生長,確保安全齊穗。雙季晚稻目前處于幼穗分化的三、四期,早的已經進入六、七期,其管理重點是在確保成穗率和安全齊穗前提下主攻大穗大粒,力爭增產增收。再生稻已經收割結束,目前進入到再生季生長階段,管理的重點是力爭多出穗、出大穗,爭多穗、大粒奪高產。
管理的重點:一是要確保安全齊穗;二是爭取有更多的時間灌漿。
二、受災影響水稻的管理措施
要客觀科學分析評估前期高溫干旱對水稻的影響,利用現有的水源和近期降水降溫的有利天氣條件,把水用在水稻生長最需要的時候,要根據水稻不同時期、不同長勢和不同的受災程度加強管理,確保盡快恢復生長,力爭重災田塊少減產、輕災田塊不減產、無災田塊多增產。
1.加強病蟲害防治。水稻穗期是多種病蟲集中發生與危害的時期,稻縱卷葉螟、稻瘟病、紋枯病、螟蟲、稻飛虱等相繼進入危害、發病高峰,當前已進入防治的關鍵時期,要根據植保部門指導意見進行防治,全力奪取糧食豐產豐收,確保青稈黃熟;大力開展統防統治、應急防治,確保病蟲危害損失率低于5%。
2.增加葉面肥的使用。對于已經進入孕穗末期和抽穗灌漿期的中稻,要加強葉面肥和微肥的使用;對處于幼穗分化初期的雙季晚稻要及早追施穗肥,促進成穗率提高,確保大穗大粒。
3.科學開展水漿管理。水稻水漿管理要與病蟲防治相結合,從目前至9月中旬以淺水層和濕潤灌溉方式為主;灌漿結實期采取間歇灌溉方法,做到淺水勤灌;后期要防止斷水過早,在收割前7-10天斷水,以保證后期灌漿充分,特別是生育期長的品種,后期更不能斷水過早。
三、絕收田塊的改種補救措施
對處于丘陵地區高板田,由于長期干旱,不少地方出現死苗絕收現象,要加快少量絕收田塊的補改種。對于絕收田塊要盡快指導農戶補改種,做好能補盡補、能改盡改,奪取綜合豐收。
1.搶育一批小龍蝦。搞好稻田蝦的幼苗補充和喂養等,力爭年前收獲一批小龍蝦,即使不能收獲,也為明年蝦稻田提供更多的小龍蝦。
2.改種蔬菜。對確實無法補救的水稻田塊,要在進行秋種之前,及早翻耕種植白菜秧、蘿卜菜等,實現以經濟作物產值補水稻損失。
(安徽省水稻產業體系安慶試驗站 陳再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