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農牧部門積極組織抗旱生產
選用短生育期作物 搶墑播種不撂荒
“往年這時候雨水好,牧草長得好。牧民什么都不用管,撒開手讓牛羊吃草就可以。但現在因為干旱,牧草幾乎沒有生長,到處都是光禿禿的黃土。”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后旗巴音滿都呼嘎查牧民劉建剛面對今年的旱情邊搖頭邊向記者說。
劉建剛所在的嘎查是烏拉特后旗受旱情影響最嚴重的邊境嘎查之一。去年以來,烏拉特后旗經歷了罕見的秋冬春三季連旱,全旗6個蘇木鎮受災,邊境一線部分水井干枯,牲畜死亡,牧民群眾草料不足,抗旱形勢嚴峻。截至目前,全旗90%以上的草場受到旱情影響,受災面積達232.96萬公頃。
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了解到,針對旱情,該廳迅速組織各級農牧業專家和技術人員指導開展災害補救。農作物方面,指導農民做好農資調運,選用短生育期品種和作物,組織農戶搶墑播種64.5萬畝。組織修整受損農田,采取機械搶排、改種補種等抗洪措施,確保應種盡種不撂荒。畜牧業方面,組織搭建、修復破損的圈舍,對病死畜禽及時無害化處理,加強圈舍和場地消毒管理。組織調運飼草47萬噸,緩解受旱地區牲畜飼草料供應缺口。
接下來,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將協調氣象部門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提前做好農資準備,組織有條件的地區開展人工降雨,一有降雨立即組織搶播。協調水利部門,組織可用水源積極補灌,加強已出苗作物田間管理。協調保險公司進行實地查勘定損,盡快將保險理賠資金兌付農牧民手中,最大限度減少農牧業災害損失。
為了抗旱保畜,烏拉特后旗政府從外省市調運了一批飼草料免費發放給牧民。劉建剛在此次賑災飼草發放活動中分到了2捆草和4袋復合飼料。“家里養著200多只羊,今年購買飼草料已經花費了10萬余元,政府援助的飼草可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劉建剛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