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2日,2022中國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新聞發布會在海南三亞召開。本屆大會以“中國種業振興 南繁硅谷崛起”為主題,將于7月27日至31日在三亞舉辦。

2021年是我國種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也是南繁硅谷建設謀篇布局的一年。一年來,從中央部署《種業振興行動方案》,到海南省加快出臺《國家南繁硅谷建設規劃(2021—2030年)》,全國上下齊心推進我國種業發展。一年來,從全國推進種業振興電視電話會議召開,種業振興轉入全面實施,到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對種業工作提出明確要求,種業工作的部署密度、重視程度、推動力度前所未有。
即將在三亞舉辦的2022年中國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主要任務就是全面宣傳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種業振興的工作部署,深化交流合作,凝聚各方智慧,研判發展形勢,薈萃行業成果,助力南繁建設,推進振興發展。
2022中國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的指導思想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的“必須把民族種業搞上去”和“一定要建成南繁硅谷”的重要指示精神,助力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方案》、《國家南繁硅谷建設規劃》和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圍繞“中國種業振興·南繁硅谷崛起”的主題,設置高端論壇,搭建合作平臺,開啟交流窗口,展示最新成果,匯聚各方優勢,為中國種業振興和南繁硅谷崛起貢獻力量。

大會主辦單位是中國種子協會、海南省農業農村廳、三亞市人民政府、海南省農墾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海南省科學技術廳、海南省知識產權局、海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九三學社海南省委員會、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海南省分行。
大會指導單位是農業農村部、科學技術部、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海南省人民政府。
本次大會的日程安排是:7月27日全天報到。7月28日全天為大會主論壇,上午主要包括農業農村部、海南省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領導出席大會并講話,科學技術部、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駐華代表文康農、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UPOV)理事會副主席崔野韓致辭,中國工程院劉旭院士作《農作物種質資源在種業振興中的地位和作用》報告、中國工程院萬建民院士作《種業振興 科技先行》報告、大北農集團邵根伙董事長作《我國種業企業的時代使命》發言,還安排了中國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合作協議簽約、發布“2021中國種業十件大事”兩個活動。下午主要是頒發“十年AAA”信用企業、2021新獲評AAA信用企業牌匾和張海銀種業促進獎(2021年獎),發布“農作物種質資源區塊鏈存證平臺”信息,推介《南繁:筑牢中國飯碗的底座》,中國種子協會和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大國種子》首發式六個主題活動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劉振偉副主任委員作解讀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報告、先正達集團中國副總裁、種子業務總裁應敏杰作《勇挑使命擔當、匯聚全球優勢、助力種業振興》報告、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馬德華作《做好排頭兵 積極踐行種業振興企業使命》報告、國際種子聯盟秘書長邁克爾·凱勒《全球種子貿易發展形勢》報告,海南省農業農村廳、三亞市人民政府、海南省農墾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主辦單位也分別作相關報告。總體上看,主論壇主要是突出推進種業振興主題,圍繞政策、科技、資源、企業發展和南繁建設等重點,幫助企業把準政策走向,了解科研動向、研判發展方向。

7月29日至30日兩天舉辦分論壇,分論壇以種業振興行動方案為主題,圍繞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創新攻關、企業扶優、基地建設、市場凈化五大行動,設計了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論壇、種業技術創新論壇、企業家論壇、種業園區和基地發展論壇、種業知識產權保護論壇5個分論壇;為探討強優勢、補短板的路徑,突出重要農作物產業發展,設計了水稻產業鏈發展、玉米產業鏈發展、油料產業發展、園藝產業發展、全國畜禽種業創新發展、世界熱帶農業科學高端發展6個分論壇;為宣傳海南自貿港政策,擴大海南自由貿易港影響,設有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合作)、南繁發展2個分論壇。
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利用論壇的報告主要有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進展及成效,我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收集、保存、鑒定及利用,國外玉米種質資源的引進、馴化、轉育與利用,熱帶農作物種質資源的保護與利用,介紹寒帶農作物種質資源的搜集、鑒定、評價及利用,解讀《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國際條約》,全球農作物種質資源的共享機制,解讀美國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政策,介紹農業數字孿生與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中轉基地建設及運行;

種業技術創新論壇的主要報告有玉米生物技術育種研究進展及其產業化應用,基因編輯技術在農作物育種中的應用,先正達生物育種產業化經驗與實踐分享,水稻遺傳智能化育種技術研發進展,植物光溫敏調控機制及其應用,作物表觀遺傳調控和智能設計,基因編輯技術在番茄育種上的應用,基因編輯技術在水稻育種上的應用,部分國家基因編輯監管法規綜述,打造數字底座、賦能種業發展,種子機械裝備(儀器)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和如何加快生物技術產業化應用主題;
企業家論壇的主要報告有企業應承擔起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重任,種業企業兼并重組的理論與實踐,科企合作(6+1模式),種業產品管理之淺析,創新鏈+產業鏈+資本鏈 融合發展,為國而投、為民創益、國家產業基金助力種業振興實踐,誠信為本、創新為魂、做專業化蔬菜種子生產企業,小作物 大文章——德瑞特創新發展之路 ,華頌種業踐行馬鈴薯商業化育種創新的思考,自貿港背景下知識產權及科技成果轉化實務淺談,種業振興、企業作為主題對話;

種業知識產權保護論壇的主要報告有推進品種保護高質量發展 助力種業振興,解讀《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害植物新品種權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努力營造種業振興良好環境,解讀《2022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十大案例》,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及實施策略,ISF關于EDV判定規則介紹,企業維權注意事項,企業維權實踐案例分享,韓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情況和主題對話;
水稻產業鏈發展論壇的主要報告有水稻種質資源創新與利用,我國水稻良種攻關進展情況,節水抗旱稻的理論與實踐,充分發揮分子育種技術優勢—加快突破性新品種培育,東北粳稻育種研究進展與發展趨勢,廣東水稻育種及絲苗米產業高質量發展,稻審定標準對品種審定影響分析,企業和企業家精神助力鄉村振興,水稻種業市場分析,水稻種業國際合作進展;
世界熱帶農業科學高端論壇的主要報告有國際農業科技機構及管理,熱帶牧草資源創新利用,木薯價值鏈提升,深藍漁業科技,攜手南南合作、共促熱帶農業發展,世界農業大數據與應用,跨境動物疫病監測與防控,熱帶園藝作物產業提升,氣候變化對全球作物產量影響,全球咖啡、可可資源創新利用,非洲農業科技創新與合作,中巴經濟走廊機遇下的農業創新與科學研究,熱帶作物基因組學與組培技術;

油料產業發展論壇的主要報告有油菜產業發展與品種改良,花生育種最新進展,植物油料油脂營養品質與風味檢測研究進展,大豆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我國大豆育種新進展,油料產業發展趨勢分析,積極發展油莎豆產業、努力探索高質量油脂來源的新途徑,“阜新花生”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模式,為大豆振興貢獻大北農擔當,油料加工對大豆品種品質需求;
玉米產業鏈發展論壇的主要報告有玉米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及良種聯合攻關進展,種業機制、技術和種質創新是打好種業翻身仗的重要舉措,玉米種質資源創新,單雙倍體技術在農作物育種中應用研究進展,青貯玉米育種及產業化,種子企業商業化育種模式探索,利用熱帶玉米種質資源解決我國玉米品種同質化問題,融合創業發展、助力種業振興,畜牧行業對玉米品質的需求,鮮食玉米前沿育種技術,中國養殖業玉米豆粕減量替代技術體系和主題對話;
園藝產業發展論壇的主要報告有海南哈密瓜品種創新引領全產業鏈提質增效,食用菌產業化發展現狀及應對舉措,花卉產業化的前景分析,重要熱帶花卉種質創新與新品種培育,蔬果花卉種子產業數字營銷新機遇,海南農墾熱帶水果產業化發展現狀與未來,聚焦香蕉種業關鍵科學難題、助力國家糧食安全與鄉村振興,柑橘細胞工程高效育種技術創新與品種培育,荔枝種業科技創新,杧果種質資源收集保存和創新利用進展與展望,熱帶經濟作物優異抗蟲種質資源深度挖掘與創新利用;
種業園區和基地發展論壇的主要報告有種業園區介紹,助力“南繁硅谷”、做強種業“芯片”,中原農谷、種業沃土,建寧縣國家級制種基地建設和管理,小麥種子基地建設和管理,大豆種子基地建設和管理,馬鈴薯種薯基地建設和管理;
海南自由貿易港種業發展(國際合作)論壇的主要報告有加快生物育種產業化 促進南繁科技成果轉化,勠力奮進、全面助推自貿港種業發展,外資蔬菜種子企業在中國發展的機會與挑戰,南繁種業科技創新與應用,海南自貿港植物新品種保護政策解讀與思考,農業對外合作新形勢下種業國際化發展思考,我國種子進出口貿易形勢分析,國家南繁生物育種專區運管介紹與南繁種業招商推介,一帶一路國家貿易、金融、外匯政策,巴西種業概況與政策;

南繁發展論壇的主要報告有《南繁科技城產業規劃》發布,崖州灣科技城招商推介與政策解讀,國家南繁生物育種專區運管介紹——南繁種業招商推介,新技術驅動中國農科院南繁科技創新,生物育種創新助力南繁硅谷建設,創新平臺運營模式、推動資源深度融合發展,共建南繁基地、共享種業硅谷成果——中國農業大學三亞研究院南繁試驗與示范基地建設目標,思源致遠、傾心南繁—南京農業大學三亞研究院發展歷程,國家南繁硅谷規劃建設現狀與展望,投資南繁硅谷 助力種業振興,發揮國家基金引導作用、助力南繁硅谷建設和“建設南繁硅谷,助力種業振興”主題對話;
全國畜禽種業創新發展論壇的主要報告有地方畜禽遺傳資源保護與利用,地方豬遺傳資源保護與利用,地方家禽資源保護與利用,白羽肉雞產業化發展探討,蜜蜂遺傳資源保護與利用,熱帶地區山羊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牛羊遺傳資源精準鑒定技術及其應用,文昌雞產業發展案例分享,海南和牛產業發展案例分享,中國種源”-雷香豬打造豬產業更新之路,從“走出去”到“融進去”向“走回來”發展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背景下如何振興畜禽種業”主題對話。
29、30、31日,大會將組織參觀崖州灣科技城產業促進中心展館和崖州灣種子實驗室等實地參觀考察活動。
今年3月,大會在三亞市崖州區南濱農場、崖州區(壩頭)南繁公共試驗基地兩地舉辦農作物品種田間展示,集中展示了2400多個作物品種,包括水稻、玉米、蔬菜、棉花、谷子、高粱、大豆等共計30多個作物類型,通過網絡直播形式向公眾集中展示了種業最新育種成果,觀看量突破130多萬人。
會議期間,會場還設置5500㎡展廳,室內外為50家種業企業搭建了展臺,展示企業取得的成果。
大會邀請到中國科學院錢前院士、謝道昕院士,中國工程院萬建民院士、劉旭院士、李培武院士、張新友院士、胡培松院士、蓋鈞鎰院士、傅廷棟院士,美國科學院朱健康院士、非洲科學院賈銀鎖院士出席大會并作報告,為科技發展研判形勢,為企業強大引導指向,為種業振興出謀劃策;中國科學院謝華安院士,中國工程院李天來院士、李德發院士、張洪程院士、戴景瑞院士等眾多院士專家出席會議。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崔野韓副主席、國際種子聯盟邁克爾·凱勒秘書長、國家現代產業技術體系玉米首席科學家李新海所長、國家西甜瓜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許勇研究員等國際組織和國內眾多專家學者將出席大會并作專題報告。
安徽荃銀、九圣禾、山東圣豐、寧夏泰金、作物科學亞洲協會、遼寧東亞、河北兆育、安徽國豪、海南波蓮、山東登海、成都市天府現代種業園對大會分論壇進行了贊助;海南農墾南繁產業集團、北京新銳恒豐、江蘇大華、武漢亞非、福建田美、聯磷磷品、河南技豐、安徽美勁、上海路陽儀器、北京順鑫對大會部分用品進行了贊助;廣西萬川、山東舜豐、石家莊博瑞迪、隆平生物、南繁科技城、玉溪中煙、北農(海利)涿州種衣劑、慧諾瑞德、東光明包裝、深圳華大、武漢楚為生物、青島普蘭泰克機械、廣東諾品、長沙百奧云、昌吉種業、成都瀚辰光翼、內蒙古天原律師事務所、川杰萊美科技、武漢谷豐光電科技、陜西澤誠律師事務所、天津菱華、海南英特斯克爾、北京百邁客、蒙古瑞楊、中農發種業、中國銀行海南省三亞分行等布置了展位和展臺。涓涓力量,共推創新鏈、供應鏈、產業鏈深度融合,共筑產業發展新高地,匯聚成推進種業振興的強大合力。
美國、澳大利亞、巴基斯坦、泰國、剛果等國駐華使節;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中國種子貿易協會、中國大豆產業協會、中國蔬菜協會、中國飼料工業協會、中國漁業協會、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中國合作經濟學會、中國農村合作經濟學會、國科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研究院等相關兄弟協會(學會);業內專家學者,國內外知名企業代表,全國各省種子協會(商會)和種子企業等1500余人將參加大會。
2022中國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將是一場具有國際視野、展示中國特色、體現高端品質的業界盛宴。
2022中國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歡迎您的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