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大豆科技自強行動方案落實暨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培訓會議在石家莊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為加快提升大豆產業科技支撐水平,河北省將圍繞重大品種選育、農機農藝配套、高產創建、產品加工增值等4個關鍵領域,推動大豆基礎研究、技術研發、試驗示范、推廣應用等4個關鍵環節一體化部署,帶動大豆單產提升、增加大豆產量,夯實大豆增產科技自強基礎。
按照規劃,到2023年,河北省百畝高產田平均畝產達到315公斤、萬畝方達到275公斤,高產區縣域畝產達到210公斤,帶動全省大豆畝產達到165公斤。到2025年,百畝高產田平均畝產達到325公斤、萬畝方達到285公斤,高產區縣域畝產達到225公斤,帶動全省大豆畝產達到170公斤。到2030年,百畝高產田平均畝產達到335公斤、萬畝方達到290公斤,高產區縣域畝產達到240公斤,帶動全省大豆畝產達到220公斤。
在技術研發方面,河北省將培育高產穩產、高蛋白、高油、雙高等優質專用大豆新品種,滿足市場多層次需求;培育抗寒、抗倒、抗病、抗蟲等大豆新品種,滿足生產需求。篩選適合河北省耐蔭抗倒宜機化大豆品種和抗倒耐密宜機化緊湊型玉米品種;抓好千畝大豆玉米4∶2帶狀復合種植高產技術示范片建設;開展間作核心技術本土化研究,做好大豆玉米4∶2、4∶4、6∶4三種帶狀配比模式對比試驗。研究、優化省內不同地區的平衡施肥及根瘤菌施用等高效施肥技術、普及推廣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篩選、優化大豆免耕播種機械,改進集成大豆田機采機收裝備,建成省內具有一定規模的大豆生產機械服務組織。重點研發傳統豆制品綠色高產生產技術;開發植物肉、功能型豆乳(粉)等新型豆制品,增加加工產值,延長產業鏈。在唐山、滄州等濱海鹽堿地區域,篩選耐鹽大豆品種,擴大大豆種植面積,提高土地生產力。
在技術示范方面,在全省開展可復制推廣的“個、十、百、千、萬”大豆高產技術模式攻關,建設好石家莊市藁城區國家級區域性大豆良種繁育基地建設項目,加強品種選育、制種技術研發、基地布局、企業主體引進、質量監督、品牌培育等關鍵環節,實現大豆良種繁育基地8.15萬畝,輻射面積30萬畝的發展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