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推薦閱讀 » 正文

這 55 個玉米自交系,所選品種4000萬畝/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2-05-31  來源:農財網種業寶典  瀏覽次數:1569
 
 
這 55 個玉米自交系,所選品種4000萬畝/系,累計125億畝,單產提升2.8倍,其中一自交系所選品種推廣達 21.7 億畝
 
      種子是農業的命脈,一粒種子,改變世界。
 
      10月18日,第二十九屆中國北京種業大會在北京園博園拉開序幕,開幕式上,中國種子協會會長張延秋發布“全國杰出貢獻玉米自交系”名單。
 
 
 
中國種子協會會長張延秋發布“全國杰出貢獻玉米自交系”名單。
 
      中國工程院院士戴景瑞、河南省鶴壁市農科院名譽院長程相文、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榮譽董事長李登海、石家莊蠡玉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勁霖、中國農科院研究員黃長玲、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研究員趙久然作為選育者代表上臺領獎。中國種子協會會長張延秋、豐臺區委書記徐賤云、通州區代區長孟景偉為全國杰出貢獻玉米自交系選育者頒發榮譽獎牌。
 
 
為“全國杰出貢獻玉米自交系”選育者代表頒發榮譽獎牌。
 
      玉米是全球第一大作物,中國是全世界最主要的玉米生產國和消費國之一。目前,玉米種業市值300多億,占全國農作物種業最大份額,支撐起了與玉米相關的飼料、食品、燃料以及工業用酒精和淀粉等產值超“萬億級”的大產業。
 
      玉米種業振興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和根本。雜交玉米是我國農業科技育種幾十年最活躍、成就最突出的領域,自交系選育是培育優良品種的基礎。“全國杰出貢獻玉米自交系”推薦活動由中國種子協會、中國作物學會玉米專業委員會、北京種業協會聯合組織,經專業委員會評議、公式,推薦委員會確定:黃早四、綜31、浚92-8、478、L91158、京92等55個玉米自交系獲推薦。
 
      據統計1982年至2019年玉米種植數據,獲推的55個玉米自交系中,每個自交系所選育的品種累計推廣面積均達到4000萬畝以上,全部累計推廣面積達125億畝,占同時期全國玉米總播種面積的40%。獲推的55個玉米自交系推動我國玉米單產增加了2.8倍。其中,國內選育的48個自交系中,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與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聯合選育的“黃早四”育成品種推廣面積最大,累計達21.7億畝。
 
      我國玉米種業發展秉承著“開放引進、合作共贏”的理念。在獲推的55個自交系中,國外引進自交系有7個,占比13%,同樣為我國玉米生產做出巨大貢獻。
 
      那么,是哪55個自交系獲得“全國杰出貢獻玉米自交系”的榮譽稱號呢?
 
      一、國內選育玉米自交系
 
      01

      黃早四

      選育單位:北京市農林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原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黃早四是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和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原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于20世紀70年代共同選育的玉米骨干自交系,凝結了一批科學家和研究人員的心血,具有適應性強、配合力高、株型緊湊、生育期短、灌漿速度快等優點,于2001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玉米自交系“黃早四”
 
 
培育人孫伯陶研究員
 
      02

      昌7-2

      選育單位:安陽市農業科學院(原安陽農業科學研究所)
 
      昌7-2是安陽市農科所1983年以山東省昌濰地區農科所(現濰坊市農科院)選育的單交種昌單七號(黃早四×濰95)為基礎材料,經過南北連續自交于1986年選育而成,它繼承了黃早四配合力高,雄穗發達的優點,克服了其易感擬眼斑病、紅葉病和鞘紫斑病的缺點,是改良黃早四最成功的自交系。
 
 
玉米自交系“昌7-2”
 
      03

      黃C

      選育單位:中國農業大學(原北京農業大學)
 
      由中國農業大學(原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許啟鳳教授選育而成。屬中晚熟,株型較緊湊,花粉量大,散粉時間長,賴氨酸含量高。雙穗性好。抗大斑病、小斑病和青枯病,中感矮花葉病。該自交系已配制品種有農大108等。
 
 
培育人許啟鳳教授
 
      04

      178

      選育單位:中國農業大學(原北京農業大學)
 
      由中國農業大學(原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許啟鳳教授選育而成。中熟偏晚,雌雄協調,灌漿快。籽粒硬粒型,粒色深黃,透明,品質好。植株健壯,抗旱、抗病,后期保綠性好,配合力好。該自交系已配制品種有農大108等。
 
 
培育人許啟鳳教授
 
      05

      京92

      選育單位:北京市農林科學院
 
      京92是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趙久然研究員選育的玉米骨干自交系,具有適應性強、品質好、花粉量大、一般配合力高等多方面優點。
 
      以京92為父本育成的代表性品種“京科968”是目前我國年推廣超2000萬畝的三個主導大品種之一,并于2020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玉米自交系“京92”
 
 
培育人趙久然研究員
 
      06

      京724

      選育單位:北京市農林科學院
 
      京724是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趙久然研究員選育的X群種質的第一代骨干自交系,具有抗病抗逆性強、籽粒品質優、自身產量及配合力高等多方面優點。
 
      利用京724組配出玉米雜交種京科968、MC738、MC948等。以京724為基礎,又進一步選育出京72464、京724055、京724A等一批優良衍生自交系,利用京724及其衍生系組配出玉米雜交種近20個。其中利用“X系×黃改系”雜優模式組配的京科968是目前我國年推廣超2000萬畝的三個主導大品種之一,并于2020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玉米自交系“京724”
 
 
培育人趙久然研究員
 
      07

      鄭58

      選育人:張發林
 
      玉米優良自交系鄭58,由滎陽廿鋪種子站張發林在掖478親本繁殖中,發現變異株并經連續7代自交分離,至1995年9月選出植株形態和農藝性狀穩定而整齊一致的玉米自交系。
 
      河南省農科院作物所堵純信研究員以其為母本,昌7-2為父本組配了鄭單958。因其穗柄短而直立,群體適宜,抗逆抗倒,果穗均勻,出籽率高達90%,子粒容重高,產量高,成為國內推廣面積最大的玉米品種,深受農民歡迎,榮獲200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玉米自交系“鄭58”
 
 
培育人張發林
 
      08

      478

      選育單位: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原萊州市農業科學院)
 
      478玉米自交系是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原萊州市農業科學院)育成的優良自交系。478自交系綜合性狀好,配合力高,是我國超高產玉米的骨干自交系,豐富了我國的玉米種質資源。榮獲2005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玉米自交系“478”
 
      09

      浚92-8

      選育單位:鶴壁市農科院(原浚縣農科所)
 
      以優良種質昌7-2為基礎材料,與含有旅大紅骨種質的自交系5237進行雜交,再與昌7-2回交,經多代自交和嚴格定向選擇育成了自交系浚92-8。
 
 
培育人程相文研究員

      10

      浚9058

      選育單位:鶴壁市農科院(原浚縣農科所)
 
      以國外優良雜交種6JK108自交穩定后,導入熱帶種質8085泰,再與國內骨干自交系478雜交,經多代自交和嚴格定向選擇育成了自交系浚9058。品種權號CNA20050120.8。
 
 
培育人程相文研究員
 
      11

      丹340

      選育單位:丹東農業科學院(原丹東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丹340是丹東農業科學院(原丹東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繼育成玉米自交系330、E28之后的又一重大突破。屬中晚熟玉米自交系,是旅大紅骨種群的骨干自交系之一。抗病,抗倒,配合力高,生育期適中,是我國育成推廣面積最大的幾個大穗型優良玉米雜交種的重要親本之一。于2000年獲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玉米自交系“丹340”
 
      12

      齊319

      選育單位: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
 
      齊319是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利用美國玉米雜交種78599,經多代自交選育而成的優質、多抗,配合力高的優良玉米自交系。該系株型較緊湊,植株健壯,根系發達,倒能力強,果穗大,雄穗花粉量好,對玉米銹病表現高度免疫,是玉米育種和生產上的骨干系。
 
 
培育人葉金才研究員
 
      13
 
      綜3
 
      選育單位:中國農業大學(原北京農業大學)
 
      由中國農業大學(原北京農業大學)戴景瑞院士從綜合種中選株自交培育而成。屬中晚熟自交系,該自交系已配制成品種或組合有農大65(綜3 × 42-1),豫玉22(綜3 × 87-1)等。獲得200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玉米自交系“綜3”
 
      14
 
      自330
 
      選育單位:丹東農業科學院(原丹東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自330是國內最著名的自交系之一,丹東農業科學院(原丹東市農業科學研究所)1967年育成的二環系。該系一般配合力較高,1982年獲國家發明一等獎。
 
 
玉米自交系“自330”
 
      15
 
      掖107
 
      選育單位: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由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育成,品種來源為以國外雜交種為基礎材料選育的自交系。
 
      株型緊湊,根系綠色發達,莖稈粗壯。夏播全生育期110天左右,特殊配合力高。組配的代表品種:掖單2號
 
 
玉米自交系“掖107”
 
      16
 
      444
 
      選育單位:吉林省農業科學院
 
      444是以A619為母本,黃早4為父本,經海南和北方8個世代自交選育而成。高抗玉米絲黑穗病,抗玉米大斑病和莖腐病,抗玉米螟,抗倒伏,配合力高,生育期適中。是東北春玉米區同類應用面積較大,經濟效益較高的一個優良自交系。
 
      17
 
      8112
 
      選育單位:萊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8112自交系是山東省萊州市農科所呂華甫等同志從美國自交系中造育而成的。植株高度緊湊,群體通風透光性好,適宜密植,雙穗率高,高抗倒伏。該自交系莖桿堅硬,根系發達,抗倒能力強,具有較高的一般配合力與特殊配合力。育成的掖單4號被國家科委列入“八五”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項目,被譽為“鐵桿玉米”。
 
      18
 
      87-1
 
      選育單位:河南農業大學
 
      該自交系具明顯的熱帶種質特性。子粒排列整齊、緊密,粒大,桔紅色,硬粒或半硬粒,品質極佳。高抗大、小斑病、青枯病、絲黑穗病、紋枯病和病毒病, 根系較發達。
 
 
以87-1為親本的豫玉22培育者陳偉程教授
 
      19
 
      系14
 
      選育單位:吉林省農業科學院
 
      屬中晚熟自交系,耐春寒,抗旱性好,抗玉米大斑病,高抗絲黑穗病。由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原吉林省四平地區農科所)使用系14與Mo17育成的四單八號,在八十年代是吉林省主栽品種之一。
 
      20
 
      綜31
 
      選育單位:中國農業大學(原北京農業大學)
 
      由中國農業大學(原北京農業大學)戴景瑞院士從綜合種中選株自交培育而成。植株株型半緊湊,雌雄較協調,抗倒伏。抗旱,耐澇性中等,喜肥水。玉米大斑病1級,高抗小斑病,抗絲黑穗病、黑粉病,穗腐病和莖腐病,用該自交系已配置品種有農大60、反交農大60、改良農大60、農大3138等。獲得2004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培育人戴景瑞院士
 
      21
 
      Lx9801
 
      選育單位: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
 
      Lx9801來源H21×掖502 ,中早熟、高棵大棒、無空桿、不禿尖、結實性好,出籽率低,抗倒伏不抗折。抗矮花葉病、粗縮病、小斑病、大斑病、彎孢菌病、莖腐病、瘤黑粉病和南方銹病,抗玉米螟。
 
      22
 
      DH382
 
      選育單位: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由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以外國雜交種“x1132”為基礎材料育成。株型緊湊,根系發達,莖稈韌性好,配合力較高。組配的代表品種:登海605、登海662、登海710、登海533、登海652等。
 
 
玉米自交系“DH382”
 
      23
 
      沈137
 
      選育單位:沈陽市農業科學院
 
      沈 137配合力高,有較強的抗病性,高光合速率,對光溫反應不敏感,適應范圍廣,自交系生產潛力大, 制種產量高,花絲生活力弱。用其組配了沈玉10、沈玉13、沈玉14 、沈玉16 、沈玉17 、沈玉18 等多個優良雜交種。這些雜交種的品質優良,抗逆性強,適應性廣,增產潛力大,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我國的玉米育種和生產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24
 
      P138
 
      選育單位:中國農業大學(原北京農業大學)
 
      株型緊湊,雌雄協調。根系發達,氣生根多,抗倒性強、抗旱性強、耐澇性強、抗病性亦強、適應性廣。該自交系配合力高,用P138已組配成功的新雜交種有農大3138(綜31xP138)、農大0638(52106xP138)、農大2238(7922XP138)、農大1738(Mo17XP138)等。
 

 培育人戴景瑞院士
 
      25
 
      K12
 
      選育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原陜西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
 
      陜西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1989年從“黃早四×維春”雜交后代中選出的二環系。
 
      株型緊湊,雌雄協調好。耐旱性強,抗倒伏,抗大小斑病、絲黑穗病、紅葉病、褐斑病,輕感瘤黑粉病。用該自交系已組配出玉米雜交種陜單902、陜單911、陜單931。
 
      26
 
      E28
 
      選育單位:丹東農業科學院(原遼寧省丹東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E28由丹東農業科學院(原遼寧省丹東市農業科學研究所)育成的高抗玉米大斑病自交系。生育期適中,具有抗玉米大斑病基因、抗病、抗玉米螟蟲、抗倒伏、配合力高等特性。是中國首先轉入抗病基因的自交系,是育種的重大突破。該系2001年獲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玉米自交系“E28”
 
      27
 
      7884-7
 
      選育單位:本溪滿族自治縣農業科學研究所
 
      育種家王樹功先生用美國玉米雜交種Ci 7×L289選育二環系78-6,再用H84作抗原,改良78-6,育成高產、抗病、高配合力自交系7884-7。該玉米自交系抗大斑病 、自身產量高、配合力高、農藝性狀優良。據 1997 年統計資料,與外引系 Mo17 雜交育成本玉9號,是自推廣玉米雜交種以來,我國玉米種植面積排第4位的骨干雜交種。
 
      28
 
      DH351
 
      選育單位: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由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育成,以“DH158/107”為基礎材料,連續自交多代選育而成。株型緊湊,根系紫色,較發達,配合力較高。組配的代表品種:登海661、登海605等。
 
 
玉米自交系“DH351”
 
      29
 
      5003
 
      選育單位:沈陽市農業科學院
 
      系遼寧省沈陽市農業科學院利用美國3147雜交種經多代連續自交選育成的二環系。幼苗生長緩慢,葉片平展開張,成株短小清秀。植株呈塔型,株型緊湊,抗倒伏。抗旱、耐澇性中等。抗大小斑病、絲黑穗病、黑粉病,感穗粒腐病、紋枯病,中感莖腐病、矮花葉病。該自交系配制的品種有:沈單7號晉單27號、農大60、沈單4號、沈單5號沈單8號、遺單6號、掖單11號、丹玉16號等。
 
      30
 
      龍抗11
 
      選育單位: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
 
      黑龍江省龍江農科所從Mo17×330材料中選育而成。出苗快,苗勢強,植株根系較發達,抗倒伏,抗倒折。耐旱、耐澇性強。耐瘠薄地,適應性好。高抗大、小斑病,抗粗縮病、矮花葉病毒病、青枯病、絲黑穗病、黑粉病、穗腐病。利用該系已組配成雜交種有龍單13(K10×龍抗 11)。
 
      31
 
      吉63
 
      選育單位:吉林省農業科學院
 
      20世紀60年代從“吉雙1 號”(含有“W24”、“W20”自交系)中選出來的優良自交系。玉米雜交種吉單101的母本。
 
      32
 
      K10
 
      選育單位: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
 
      在我國早熟玉米育種研究領域中, 玉米自交系 K10占有一席之地,K10及其近源系以其早熟、高配合力、農藝性狀優良組配出許多優良的早熟玉米品種,其中以龍單 13最為出色,自 1994年審定后推廣面積就迅速擴大,在黑龍江、吉林、內蒙古等省份早熟地區廣泛種植,在黑龍江省曾多次占據年種植面積第一位,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33
 
      掖52106
 
      選育單位: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是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以“矮金525 X 掖107-106 ”為基礎材料選育的自交系。株型緊湊,根系紫色,較發達,配合力較高。組配的代表品種:掖單19號。
 
 
玉米自交系“掖52106”
 
      34
 
      8001
 
      選育單位: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是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以“掖478X3189 ”為基礎材料選育的自交系。株型緊湊,根系綠色,較發達。組配的代表品種:掖單20號
 
      35
 
      L7221
 
      選育單位:安徽隆平高科種業有限公司
 
      L7221是由安徽隆平高科種業有限公司自主選育的自交系,由昌7-2經連續6代自交選擇育成。株型為緊湊型,葉片較寬,穗位以上葉片上沖,下部葉片較長且多為平展型。
 
 
玉米自交系“L7221”
 
      36
 
      WK858
 
      選育單位:鄭州偉科作物育種科技有限公司
 
      母本系WK858是以(8001×鄭58)×鄭58為材料,通過南繁北育連續六代自交、選擇及配合力測定育成。
 
 
玉米自交系“WK858”
 
      37
 
      WK798-2
 
      選育單位:鄭州偉科作物育種科技有限公司
 
      WK798-2(植物新品種保護名稱為金系865)是以昌7-2、K12、陜314、黃野四、吉853、9801等自交系組配成育種小群體,通過二次混合授粉后,從較大規模的后代分離群體中選擇優良基本株自交,通過南繁北育,連續六代自交選純育成。
 
 

 玉米自交系“WK798-2”
 
      38
 
      515
 
      選育單位: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從(華風100x矮Go352)x黃早四中選育而成。葉片半上沖,莖稈粗壯,雌雄協調較好,根系發達,抗倒伏,耐旱,抗大小斑病、粗縮病、矮花葉病、絲黑穗病、青枯病、莖腐病。用該自交系組配的玉米雜交種有掖單12號。
 
      39
 
      77
 
      選育單位:十堰市農業科學院(湖北省鄖陽地區農科所)
 
      我國西南地區應用優良自交系之一,莖稈矮細,葉片上沖,果穗小,籽粒小,耐陰濕,耐寒冷,喜肥水,抗紋枯病、銹病、絲黑德病、青枯病和大小斑病。
 
      40
 
      L239
 
      選育單位:安徽隆平高科種業有限公司
 
      L239是由安徽隆平高科種業有限公司自主選育的自交系,由鄭58與美國雜交種雜交后經8代連續自交選育而成。該自交系株型為緊湊型,葉片較窄,穗上部葉片上沖, 根系發達,葉片窄,抗倒性好,抗旱性較強,耐瘠薄。
 
 
玉米自交系“L239”
 
      41
 
      魯原92
 
      選育單位: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從“原齊123×1137”雜交后代中選出的二環系。葉片上沖,功能期長,株型緊湊。根系發達,有氣生根,高抗倒伏。耐旱性強。抗大小斑病。用該自交系組配的玉米雜交種有魯單14、魯單50。

      42
 
      L91158
 
      選育單位:石家莊蠡玉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自交系L91158是以農大108(黃C×X178)為基礎材料,以X178為輪回親本回交2代,再自交5代選育而成。抗大小斑病、青枯病、莖腐病、矮花葉病、黑粉病。廣適性好,耐高溫,高抗粗縮病。
 
 
玉米自交系“L91158”
 
      43
 
      953
 
      選育單位:石家莊蠡玉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自交系953是以北美雜交種78698為基礎材料,連續自交7代精心選育而成。莖桿堅韌,株型半緊湊,抗病性強,適應性廣,品質好,配合力高。抗病性好、耐高溫、出籽率高。
 
 
玉米自交系“953”
 
      44
 
      CL11
 
      選育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原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由黃長玲研究員于1989年春引進的雜交種78599在北京和海南經8代的連續自交,用系譜法選育出的二環系。根系發達、耐旱、抗病性好(抗莖腐病、大小斑病、紋枯病和絲黑穗病)。
 
 
玉米自交系“CL11”
 
      45
 
      NG5
 
      選育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原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由黃長玲研究員從引進的玉米組合95236×95167中在北京和海南經8代連續自交,用系譜法選育出的二環系。株型緊湊,葉片上沖。中抗大小斑病、青枯病,長穗粗穗、耐瘠薄。
 
 
玉米自交系“NG5”
 
      46
 
      DH65232
 
      選育單位: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自交系DH65232是引入莫桑比克玉米種與南方地方種“大紅袍”雜交,選育出“6237”,以(6237×5003)為基本材料,采用系譜法,經連續8代自交選育而成。
 
 
玉米自交系“DH65232”
 
      47
 
      吉853
 
      選育單位:吉林省農業科學院
 
      吉853自交系在產量、品質、抗性等重要性狀上有顯著的突破,廣適性優于同類的黃改系。組配的雜交種在綜合性狀上具明顯優勢。截至 2007 年,全國有 34 個育種單位以吉 853 為親本育成 58 個雜交種通過審定,其中國家審定 15 個。獲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以上或有較大推廣面積的品種有12個。獲得 2008 年度吉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48
 
      M5972
 
      選育單位:丹東登海良玉種業有限公司
 
      該系株型半緊湊,品質好,高抗大斑病、高抗小斑病,抗銹病。一般配合力高,耐旱性好,耐高溫,結實性好,根系發達,抗倒伏能力強。
 
 
玉米自交系“M5972”
 
      二、國外引進玉米自交系
 
      1
 
      Mo17(Mo17ht)
 
      引種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原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于 1974年從美國密蘇里州立大學引入,系 187-2 ×103的二環系,是由具科魯格血緣的187-2和蘭卡斯特血緣的C103雜交選育的。該自交系已配制品種有:中單2號、丹玉11號、丹玉13號、丹玉15號、煙單14、魯玉8號、四單8號和四單11號等。
 
 
 
玉米自交系“Mo17(Mo17ht)”
 
      2
 
      PH6WC
 
      引種單位:鐵嶺先鋒種子研究有限公司
 
      PH6WC是從PH01N×PH09B雜交組合選育而成,來源于Reid種群。
 
      3
 
      PH4CV
 
      引種單位:鐵嶺先鋒種子研究有限公司
 
      PH4CV是從PH7V0×PHBE2雜交組合選育而成,來源于Lancaster種群。優良玉米品種先玉335父本。
 
      先玉335(在中國區試代號x1132)親本組合:PH6WC×PH4CV。主要特性:早熟,高棵大棒,出籽率高、脫水快、品質優,耐旱、耐密性差、抗折不抗倒;高抗莖腐病,抗銹病,中抗粗縮病、彎孢菌病和瘤黑粉病,感大斑病、小斑病、矮花葉病和玉米螟;對光溫反應敏感或耐高溫性差。
 
 
玉米自交系“PH4CV”
 
      4
 
      F06
 
      引種單位:襄陽正大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特性:生育期110天,株高165cm 穗位高80cm,果穗筒型,穗長14cm,籽粒橙色,硬粒型,白軸,花絲紅色,雄花紫色。
 
 
 
玉米自交系“F06”
 
      5
 
      F19
 
      引種單位:襄陽正大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特性:生育期105天,株高180cm,穗位高90cm,果穗筒型,穗長17cm,籽粒黃色,半硬粒型,白軸 花絲紅色,雄花淡紫色。
 
 
玉米自交系“F19”
 
      6
 
      KWS49
 
      育種單位:德國KWS種子股份有限公司
 
      引種單位:北大荒墾豐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德美亞1號玉米雜交種父本,德國KWS公司育成。
 
      7
 
      M14
 
      引種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原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著名育種家李競雄從國外引進的優良自交系,植株較矮,葉片寬短,旗葉小,適于密植。1978年,選育品種吉單101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84年,吉單101又獲吉林省政府科技重大貢獻獎。
 
      附件:55個自交系名單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