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時節,天津小站稻陸續開始插秧。在位于武清區的天津農科院水稻新品種示范基地里,由天津自主培育出來的小站稻新品種——金粳518已經做好了扎根大地的“準備”。和以往人們熟知的水稻田間播傳統種方法所不同,新品種金粳518可以省去育秧和水田插秧的環節,將種子直接播種在旱田里。
5月7日是個適宜播種的好天氣。播種機在農田里來回奔走,將種子播撒在200畝稻田里。
天津市農業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水稻專家蘇京平介紹,金粳518是一種專門培育出來的、適合直播作業的品種,抗旱能力強,產量高、口感好。當種子被播種在旱地里后,大概一周后出苗時再上水。這樣可以節省大量的農業用水,為農戶節省成本的同時,還能減少因水田而產生的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在發展農業的同時對生態環境更為友好。如果今年試種后確實適合擴大種植規模的話,將逐步進行推廣。該品種對實現水稻生產的輕型化、專業化、規模化有著重要的意義,助力“雙碳”目標的實現。
據了解,今年,該品種在武清、寶坻、寧河等區試種1千畝。武清種植基地、天津華銘家庭農場負責人樊希華告訴記者,水田插秧最費人力,即便現在已經實現機械化操作,但是管理成本也會相應提升。使用這種直播技術可以節省大量勞動力,每畝地成本可以降低約200元,有利于提高大家的種植積極性,促進農民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