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草品種審定委員會剛審定“科納燕麥”等9個草的新品種,其中,“川農1號飼草麥”上榜,成為我國首個通過省級審定的飼用小麥品種。
畝產鮮草9493斤
據四川農業大學小麥研究所相關專家介紹,“川農1號飼草(cao)麥(mai)”具(ju)備草(cao)、粒(li)兼用特性,換句話說,在該(gai)品種(zhong)(zhong)的(de)整個生育周期內,該(gai)品種(zhong)(zhong)葉(xie)子、莖稈、果實(shi)等(deng)所(suo)有部分都可以喂牛。
作為飼草麥,該品種灌漿初-中期飼草粗蛋白、粗纖維等營養成分含量,符合優質青飼和青貯的草料標準,生產上鮮草產量可達9493斤/畝,較為(wei)適中的含(han)水量讓它便(bian)于青(qing)貯。
填補冬春飼草空缺
“川農1號飼草麥”審定的另一重要意義,是有效緩解冬春枯草季飼草短缺困境。眾所周知,牛羊等牲畜因冬春枯草季的存在,而遭遇全年營養攝入季節性不平衡問題,“夏飽、秋肥、冬瘦、春死亡”的惡性循環時有發生。冬春季節卻正好是“川農1號飼草麥(mai)”生長最旺盛的時期。
與同時期飼草相比,“川農1號飼草麥”比小黑麥生長期短,比燕麥抗病、不易倒伏,適宜全程機械化生產。抗旱、耐寒力強,適應性廣,能在平壩、山區秋-冬播,也可在高原春-夏播。
“9月將‘川農1號飼草麥’播種,11、12月它就長到60厘米左(zuo)右高度(du),可以割草(cao)喂(wei)牛(niu)了。”四川農業大學小麥研究所相關專(zhuan)家透露,該品種可生產(chan)青飼(si)(si)、青貯草(cao)料,飼(si)(si)喂(wei)牛(niu)羊等草(cao)食牲(sheng)畜,有(you)力推動(dong)養殖業的可持續和穩定發展,還(huan)能以其優質(zhi)而特(te)異的蛋白黏合(he)性生產(chan)優質(zhi)顆粒型(xing)配(pei)合(he)飼(si)(si)料,助(zhu)力養殖業提質(zhi)升(sheng)級(ji)。 (袁宇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