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全國農技中心舉辦的2021年長江中下游地區國家水稻新品種展示評價現場觀摩活動暨品種試驗培訓班在江西省萍鄉市舉辦。萍鄉市政府、江西農業大學、江西省農科院、江西省農業農村廳有關部門負責人出席了相關活動。中國工程院院士顏龍安應邀出席活動。
本次活動觀摩的萍鄉國家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基地共展示了80家優秀科研單位和領軍種子企業的313個水稻新品種,展示示范的品種類型多、豐產性及抗性好,尤其在品質性狀上表現優異,代表了當前長江中下游稻區品種的最高水平和未來發展方向。
據介紹,田間鑒評專家組于會前對觀摩現場種植的核心展示示范品種的產量、米質、抗性指標、田間表現等進行了綜合評價。經過綜合評價,會上發布了瑋兩優8612、臻兩優5438、荃兩優1606、兩優517、伍兩優鈺占、荃優325、鋼兩優1314、中浙優194、黃廣銀占、荃優鄂豐絲苗等10個基地現場綜合性狀表現優良的品種,為適種地區選種用種提供了借鑒。
全國農技中心副主任劉信在致辭中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種業在改革中快速發展,種業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充分激發了我國水稻品種創新活力,2017-2020年,全國年均審定水稻品種數量超過1200個,一大批高產優質、綠色專用品種紛紛涌現,有力支撐和保障了我國水稻科研育種的領先優勢。
近年來,全國農技中心與全國種子管理體系一同全力打造全國品種展示評價基地網絡,目前,已建成展示評價基地300余個,年展示示范新品種規模超過5000個。今年,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和全國農技中心一起認定了首批60個國家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基地。展示評價基地在服務農民看禾選種、激勵品種研發創新、促進企業做大做強方面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活動開幕式上,參會領導還為獲得首批國家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基地稱號的萍鄉、高安兩個基地進行了授牌。區試技術培訓班上,江西農業大學、武漢大學、中國水稻研究所分別就優質稻育種、水稻抗褐飛虱育種、試驗栽培理論與技術和水稻分子標記應用作專題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