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值8月,夏糧已經入庫,秋糧豐收在望。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全國夏糧總產14582萬噸(dun),再(zai)創(chuang)歷(li)史新高(gao)。
端好中國飯碗,種業是第一役!我國種業歷經近半個世紀的改革創新,實現了由種子到種業、傳統種業向現代種業的跨越,對糧食增產貢獻率達到45%。今天(tian)的(de)中國,全力推進種(zhong)業(ye)振興,邁向“種(zhong)業(ye)強(qiang)國”步伐堅定(ding)。
種業要振興,四川位列第一方陣。“川種”,有鼎盛的過往與豐厚積淀,上世紀90年代,川產(chan)稻(dao)種(zhong)(zhong)市場覆蓋(gai)整個長江(jiang)流域。起筆(bi)便站在改革創新(xin)的時代脈絡上,四川種(zhong)(zhong)業數(shu)十年爬坡向前,成就了(le)全國(guo)種(zhong)(zhong)業大省、三(san)大育制(zhi)種(zhong)(zhong)基地(di)之一(yi),種(zhong)(zhong)子基地(di)進(jin)入“國(guo)家(jia)隊(dui)”。
肩負時代(dai)歷史(shi)重任,今天的(de)四川種業,正奮力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tiao)新路來(lai)。
版圖
川種地位舉足輕重
在中國(guo)種(zhong)業版圖中,四川的(de)地位舉足輕(qing)重。
農業農村部資料顯示,以海南、甘肅、四川三大國家級基地為核心、152個制種基地縣為骨干的“國家隊”保障了我國70%以上農作物(wu)用種(zhong)。中央一號文件多(duo)次(ci)強調,加快推進海(hai)南、甘(gan)肅、四川國(guo)家(jia)(jia)級育種(zhong)制種(zhong)基(ji)地(di)建設。農業農村部部長(chang)唐仁健表(biao)示,通(tong)過抓好種(zhong)質資源(yuan)、國(guo)家(jia)(jia)種(zhong)子(zi)基(ji)地(di)建設等幾(ji)方面努力(li),共同打好種(zhong)業翻身(shen)仗(zhang)。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四川種業是關鍵一子。四川是我國種業大省,也是全國三大育制種基地之一,三系雜交水稻、雜交油菜種子生產在全國具有比較優勢和重要戰略地位。1個育制種大市(綿陽)、11個育制種大縣、4個區域(yu)性良(liang)繁基(ji)地為主體,四川種子基(ji)地進入(ru)“國家隊(dui)”。
“四川在幾年前就提出了‘10+3’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3’的第一個就是種業,我們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抓種業走在全國前列。”四川省委農辦主任、農業農村廳廳長楊秀彬在2021年(nian)省委(wei)一號文件新(xin)聞發布會上(shang)說。
數據最有說服力——
目前,四川雜交水稻制種面積約占全國20%,冬油菜制種面積全國第一;長吻鮠、黃顙魚、斑點叉尾鮰苗種生產全國第一;保存農作物種質資源達6萬余份,與地方畜禽遺傳資源、蠶桑資源均居全國第二;國家生豬核心育種場7個、省畜禽遺傳基因庫保存遺傳物質12萬余份,均居西部第一;“十三五”期間,全省審(認)定、登記農作物品種1770個,居長(chang)江上游地(di)區第(di)二。

位于成都市邛崍市的天(tian)府現代(dai)種業園(yuan)。

四川綿陽市安州(zhou)區國(guo)家雜(za)交水稻制種(zhong)基地(di)。

四川省(sheng)達州市大(da)竹縣省(sheng)級水稻(dao)品種展(zhan)示評(ping)價現場觀摩現場。
共識
凝聚合力振興川種
發(fa)展(zhan)成果有目共(gong)睹,短(duan)板和(he)弱項也(ye)不容忽視。
記者調研了解到,由于產業結構與需求結構錯配,四川省雜交稻種子市場占比從10年前的35%以上,下降到目前20%左右;全省農作物種企300余家,尚無1家在主板上市,無1家企業銷售利潤進入全國前10……品(pin)種(zhong)創新動力(li)不足、供(gong)種(zhong)保障能力(li)減(jian)弱(ruo)、企業(ye)核心競爭(zheng)力(li)不強,這(zhe)是(shi)四川種(zhong)業(ye)發展中(zhong)不得不面對的(de)問題。
川種要振興。
“四川(chuan)是種業大省,要服務國家發(fa)展大局(ju)。”四川(chuan)省農業農村(cun)廳種業管理處處長楊春國說(shuo)。
高位推動,筑牢“四梁八柱”。早在2017年,四川在全國率先啟動修訂了省級《農作物種子管理條例》;2019年,省委省政府印發文件推進建設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明確優先發展現代種業等3大先導性支撐產業;2020年,在(zai)全國(guo)率先開展省級種業(ye)(ye)園區、省級農(nong)作物種質資源(yuan)圃建設。目(mu)前,一系列文件正(zheng)緊鑼密鼓制定,助力種業(ye)(ye)振興。
篳路藍縷,企業揭榜掛帥。四川川種種業有限責任公司以科研(yan)引領(ling),形成多(duo)個優質、高產(chan)、耐逆(ni)等引領(ling)市(shi)場(chang)需(xu)求的水(shui)稻品系。“過去四川(chuan)(chuan)種(zhong)業有很(hen)多(duo)沉(chen)淀,川(chuan)(chuan)種(zhong)在全國是響(xiang)當當的。”川(chuan)(chuan)種(zhong)公司總經(jing)理李天炬建(jian)議,把產(chan)品資源創新擺在第一位,同時(shi),更大程度(du)發揮制種(zhong)基(ji)地(di)優勢(shi)。“機會很(hen)多(duo),要看到未來(lai)的趨勢(shi),用市(shi)場(chang)的方法,解決市(shi)場(chang)需(xu)求,并讓市(shi)場(chang)競爭(zheng)持(chi)續(xu)。”
落戶于成都天府現代種業園的四川荃銀生物科技股份(fen)有限公(gong)司(si),是(shi)荃(quan)銀高科聯合(he)四(si)川(chuan)省農科院專家團隊及邛崍市(shi)平(ping)臺(tai)公(gong)司(si)打造的(de)新生(sheng)(sheng)企業(ye)。立足四(si)川(chuan),布(bu)局種(zhong)業(ye)全產業(ye)鏈。“科技與產品(pin)創新是(shi)核心要素,合(he)作(zuo)共贏是(shi)根本出路。”在荃(quan)銀生(sheng)(sheng)物總經理唐彬看(kan)來(lai),當前四(si)川(chuan)種(zhong)業(ye)迎來(lai)轉(zhuan)型(xing)關鍵期,未來(lai),川(chuan)種(zhong)必將在全國種(zhong)業(ye)中占據更加(jia)重要的(de)一(yi)席(xi)。
四川隆平高(gao)科(ke)(ke)是隆平高(gao)科(ke)(ke)集團(tuan)全(quan)資子公司,也(ye)是西南領軍(jun)種業(ye)公司之一(yi)。四川隆平總經理張友強認(ren)為(wei),川種要(yao)振興,科(ke)(ke)研(yan)要(yao)有十足的(de)(de)創新(xin)和全(quan)足的(de)(de)規劃(hua)。“科(ke)(ke)研(yan)特色(se)決定行業(ye)高(gao)度,企業(ye)要(yao)成為(wei)科(ke)(ke)研(yan)主導,并把市場(chang)做(zuo)深做(zuo)透。”
攻堅克難,科研單位奠牢基石。四川農業大學玉米研(yan)究(jiu)所教授高(gao)世斌指出,種(zhong)(zhong)(zhong)業發(fa)展靠品(pin)(pin)種(zhong)(zhong)(zhong),品(pin)(pin)種(zhong)(zhong)(zhong)突破在資(zi)源。要持續強化科(ke)研(yan)院所在優(you)異(yi)基因資(zi)源發(fa)掘與技術(shu)創新(xin)方(fang)面的研(yan)發(fa)能力,以常規育種(zhong)(zhong)(zhong)結(jie)合現(xian)代(dai)生(sheng)物育種(zhong)(zhong)(zhong)技術(shu)手段突破資(zi)源創新(xin)。同時(shi),深化科(ke)企(qi)合作(zuo),加快重大(da)新(xin)品(pin)(pin)種(zhong)(zhong)(zhong)聯合培(pei)育與轉化,并提升種(zhong)(zhong)(zhong)業企(qi)業的核(he)心競爭(zheng)力。
在中國種(zhong)(zhong)(zhong)子協會副會長鄧光聯看來,當前我國種(zhong)(zhong)(zhong)業正處于(yu)世界新(xin)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jian)時(shi)(shi)期,有大(da)家共識,有內外需求,川(chuan)種(zhong)(zhong)(zhong)振興勢在必行。“‘川(chuan)種(zhong)(zhong)(zhong)’是一個品牌,是時(shi)(shi)代的產物,是一種(zhong)(zhong)(zhong)榮譽,也是歷史功(gong)績。”

四川省2021年種子質量認證試點示范現場觀摩會。

四川省農業(ye)科(ke)學院(yuan)與成都天府現(xian)代種業(ye)園在邛崍(lai)共建的現(xian)代農業(ye)科(ke)技成果(guo)轉化示范基地。


位于彭(peng)州(zhou)市(shi)濛陽(yang)鎮的四川省蔬(shu)菜工程技(ji)術研(yan)究中心。
謀略
深化改革開拓新局
有共識,有布局(ju),四(si)川種業在改革創新(xin)中積厚(hou)成勢。
做優做強種子基地,保障國家種業安全。楊春國介紹,目前四川初步建成了以川西平原成都、綿陽為主的雜交水稻、雜交油菜制種優勢區,以安寧河流域西昌為主的雜交玉米制種優勢區。成都天府現代種業園于2020年被(bei)成功(gong)認定為首(shou)批三個國(guo)家級(ji)現代種業園區之一(yi)(yi),一(yi)(yi)批大(da)(da)型種企和重大(da)(da)項目落(luo)戶園區。位(wei)于(yu)園區的四(si)川省(sheng)種質資(zi)源中(zhong)(zhong)心庫(ku),是整個種業的“頭部”基(ji)地,將建成西南(nan)乃至中(zhong)(zhong)國(guo)的種質資(zi)源保護利用中(zhong)(zhong)心。
據了解,今年省財政安排種業專項資金2.4億元,比去年翻了近一番。重點支持種業基地建設,涉及11個省級農作物種子基地、南繁基地、4個基地農作物(wu)品(pin)種綜合測試(shi)站以及配套(tao)項(xiang)目。
聚焦糧食、生豬兩大涉及國家安全的戰略性種業產業重點突破。目前,四川已建成西南最大的省級畜禽遺傳資源基因庫,正全力推進省種質資源中心庫建設,著力推動“2+10”種業集群園區建設。“2”即聚焦糧食和生豬,“10”即10個省級現代種業園區,去年已培育了9個,今年計劃再培育1個。
形勢在變,任務在變。楊春國表示,根據新時代種業發展形勢任務,四川圍繞建設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正著力構建“1+1+N”種業布局,即1個國家級天府現代種業園區、1個四川南繁科研育種基地、N個特色產業(ye)省級(ji)現代種(zhong)業(ye)園區(qu),構建種(zhong)質資源保護與(yu)利用體系(xi),推進(jin)現代種(zhong)業(ye)產業(ye)園區(qu)建設,提(ti)升良繁基地建設水(shui)平,增強種(zhong)業(ye)自主(zhu)創新能(neng)力。
而針對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強的問題,四川正實施新一輪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圍繞“10+3”產業(ye)體系培育大型育繁推一(yi)體化種業(ye)龍頭企業(ye),系統謀劃四川種業(ye)發展(zhan)。四川省(sheng)現(xian)代農業(ye)種業(ye)發展(zhan)集(ji)團正在推動組建。
擦亮川種金字招牌 勇擔糧食安全使命
9月7日~14日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的
2021首屆天府國際種業博覽會
在成都天府現代種業園舉行
緊抓時代賦予的新機遇
全力推進種業振興!
記者丨葉鳳林
圖(tu)片丨四川省農(nong)業農(nong)村廳種業管(guan)理(li)處供圖(tu)
編輯丨農財君
聯系農財君丨18565265490
新(xin)時代 新(xin)種業
南方農村(cun)報丨農財寶典(di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