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以下簡稱鄭果所)位于鄭州南部,是此次暴雨中受災比較嚴重的地區。鄭果所整個院區以及國家種質資源圃被洪水圍困,平均水深達到1.3米。鄭果所全所職工積極搶險自救,人員有序撤離安全地區,危化品安全轉移完成,實驗器材盡可能轉移。但科研設施等受損嚴重,部分國家種質資源圃仍然淹在水中。
國家西瓜甜瓜中期庫建在鄭果所園區,是一棟獨立的平房,“一開始我們堵住門,每層門都堵,這個措施起了作用。中期庫附屬的實驗室、整理室,比外面的水面低很多,放種子最核心的地方水深不到10厘米。”國家西瓜甜瓜中期庫主任馬雙武說。
馬雙武告訴記者:“目前看,水淹對種子影響可能不大,因為我們把一些種子放到高處了,核心的東西保護起來了。”但令他最憂心的是,整個院區斷水斷電,制冷機和除濕機都無法運轉,而中期庫需要低溫低濕,但現在庫里溫度高、濕度高,是否對種質資源造成影響還不得而知。
7月21日一早,鄭果所聯系到儀器公司提供了幾臺發電機,給實驗室的超低溫冰箱供電。又聯系從新鄉調配9臺抽水機從資源圃內抽水,所有種質資源團隊的科研人員做好分組,連班不歇,爭取用最短時間把苗圃里的水排干。截至22日15時,鄭果所辦公室和家屬區的洪水已經退去,但國家種質資源圃仍有少量積水,正在全力排水,種質資源中期庫仍處于停電中。
方金豹告訴記者:科研儀器、設施被洪水浸泡,損失價值數千萬元以上。還有一些損失目前無法估算,如國家西甜瓜中期庫瓶裝的320份庫存資源、100份繁殖更新資源被水泡,其中更新資源瓶有進水。國家種質資源圃葡萄、桃、獼猴桃、蘋果、梨、櫻桃、石榴全部被水浸泡,種質損失暫無法估計。新鄉基地500多畝果樹試驗材料被浸泡超過3天,150畝西甜瓜試驗區近500份珍貴試材全部損毀,嚴重影響一些科研項目的進展。
“目前水、電、網絡是最需要解決的的問題。一些實驗材料需要低溫和超低溫保存,雖然現在用小型柴油發電機發電,但維持超低溫環境非常困難,超低溫是保持零下70度,但今天上午發現部分保存環境溫度已經上升到零下50度左右,如果不及時解決,會對科研造成嚴重影響。”方金豹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