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腕治理為種業創新把關護航

農民正在展示精選的稻種。 資料圖
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打一場種業翻身仗。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對打好種業翻身仗做了頂層設計和系統部署,其中,加強種業知識產權保護成為重中之重。
近年來,隨著相關法規、標準的不斷健全,監管手段、能力的提升,種業市場監管成效顯著。種子質量水平快速提高,主要農作物種子質量抽查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質量“低劣”問題基本解決。
新時期內,滿足種業高質量發展需求,近日,以強化種業知識產權保護為重點,農業農村部開展為期3年的“全國種業監管執法年”活動(以下稱“活動”),為全面凈化種業市場、促進種業創新發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制度及法治保障。
“此次活動將以強化種業知識產權保護為重點,聚焦加強法律法規建設、嚴格品種管理、加強種子和種畜禽監管、加大種業執法力度四個方面,部署十大專項行動,覆蓋品種管理、市場監管、案件查處全鏈條。”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種業創新離不開知識產權的保護,只有鐵腕治理、重拳出擊,才能為種業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日前,本報記者采訪了種業領域內多位育種家、種子企業、植物新品種維權服務企業相關負責人,聽聽他們對“全國種業監管執法年”活動有哪些期盼和聲音。
嚴把“品種端”——強化品種管理、知識產權保護,多措并舉提升品種創新水平
近年來,隨著我國品種管理制度的不斷改革,企業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新品種選育取得重要突破。近十年,全國審定、登記農作物品種3.9萬個,為糧食安全和重要農副產品供給提供了重要保障。
“自主創新是實現種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圍繞種業創新鏈,市場監管鏈的部署,除了把好‘市場端’,還要把好‘品種端’。”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提升品種創新水平,活動將在強化品種管理方面,采取一系列嚴標準、實舉措,嚴格審定、登記兩道“門檻”,推動品種由“多亂雜”向“多專優”轉變。
“一是狠抓品種審定監管。提高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健全同一適宜生態區引種備案制度,加大審定品種撤銷力度,大幅減少同質化和重大風險隱患品種。同時,強化主要農作物聯合體、綠色通道試驗監管,建立健全試驗主體退出機制。二是啟動登記品種清理。以向日葵為突破口,開展非主要農作物品種清理。以取得植物新品種權品種為重點,依法嚴格處理違法違規登記行為,公告退出一批違規品種。同時,針對‘仿種子’等侵權問題,將強化技術支撐,加快建立作物分子指紋庫,通過技術手段把牢品種準入關。”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相關負責人說。
“要解決‘品種多’‘同質化’等問題,還需從源頭著手。”國家水稻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程式華表示,站在“十四五”種業高質量發展新起點上,提高品種創新水平,選育更多高產多抗、綜合性能好的突破性品種是主要目標。在品種管理制度方面,適當提升品種審定和登記標準,加強試驗渠道的嚴格監管,正當其時。
嚴治“市場端”——強化種子、種畜禽監管,嚴把基地、企業、市場“三道關”
聚焦關鍵時間、關鍵環節、關鍵品種,此次活動針對搶購套購、違規經營等問題,從種子的生產、流通再到市場,每個環節都體現了監管的嚴、準、狠。
“此次活動中,加強種子和種畜禽監管是此次活動的重點工作之一。在種子監管方面,我們將嚴把基地、企業、市場‘三道關’。”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在基地監管上,將以制種企業生產經營許可、生產備案、委托合同、品種權屬和親本來源等內容為重點,開展制種基地日常檢查巡查,嚴厲打擊盜取親本、搶購套購等侵權行為。在企業監管上,規范企業生產經營行為,重點檢查抽查投訴舉報多等問題企業。在市場監管上,將在春季、秋季等用種關鍵時期,嚴查種子市場,確保生產用種安全。同時,統籌抓好種畜禽監管。嚴查違法案件,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此次活動的力度之大,要求之嚴,前所未有。作為種子市場主體,種子企業對于這次種業執法監管的大動作,表示十分期待。
“目前,經過企業代繁的,涉及白菜、甘藍、蘿卜、花椰菜等30多類600多個品種,其中不乏一些在市場上很有影響力的品種,因此‘仿種子’的問題時有發生。”濟源綠茵種苗總經理侯三元表示,避免劣幣驅逐良幣,種子監管急需法律的鐵腕來整治,希望活動的開展能讓不法分子付出更加沉重的代價。
“近年來,新麥26市場認可度高,擔心被侵權套包,低價傾銷,這不光影響企業銷量,對整個優質麥行業的價格體系也會產生沖擊。”此次活動對于種子監管的各項嚴要求、實舉措,讓河南九圣禾新科種業總經理孫志軍表示十分關注和期盼。“希望這次活動能讓這些不法商販得到嚴懲,維護好育種家、企業和農戶的利益,讓行業更加健康有序地發展。”
增強“執法力”——跨區域聯動、多部門協作,執法辦案力度再升級
加大種業執法力度是做好種業監管工作的保障,也是活動的一項重頭戲,其中針對加大案件查處力度、健全執法協作機制、提升執法能力方面的幾項舉措,力度之大,標準之嚴,前所未有。
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活動要求,今年起將以制售假劣、無證生產經營、品種權侵權、非法生產經營轉基因種子等為重點,在全國范圍內嚴查種業違法案件,加大案件查辦力度。并于活動期間定期通報各地種業案件查處情況,遴選發布種業違法典型案例。在強化種業執法能力方面,將加快整合組建省市縣三級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隊伍,確保機構設置、“三定”印發、人員劃轉、執法保障“四到位”。
一知農業咨詢(北京)公司副總經理闕旭強告訴記者,公司自成立以來,代理了小麥、水稻、玉米、蔬菜、花卉等在內的大量品種權糾紛案件,總的來看,近年來,全國各地種業侵權亂象已經得到很大改善,玉米和水稻種子從2014年加強品種權工作以來侵權大幅減少,而品種權糾紛增多。提升種業執法能力和辦案力度,將有利于整治制種企業、種子經營戶備案不真實、執法不嚴格、從輕處罰、以罰代刑等問題。各地違法案例的及時發布,也將對行業內的違法行為起到巨大震懾作用。
跨區域作案查處難一直是種業執法的難點和痛點。對此,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活動將重點建立健全執法協作機制,強化跨區域種業執法聯動響應、信息共享機制,實現“一處發現、全國通報、各地聯查”。同時,完善與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聯合執法辦案機制,加強與刑事司法的銜接,對涉嫌構成犯罪的案件,及時移送公安機關依法從嚴從重從快打擊,讓侵權者付出沉重代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