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操戈 鄧衛哲)記者日前獲悉,2021中國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以下簡稱“大會”)將于3月20日至24日在海南三亞召開。大會以“引領中國種業,共創民族復興”為宗旨,以“種業使命 南繁未來”為主題,聚焦產業發展優勢與痛點,為打贏種業翻身仗尋求新思路。
中國種子協會會長張延秋表示,農業農村部正在研究實施打好種業翻身仗行動,力求用十年左右的時間,實現重大突破。大會將發揮高端智囊優勢,針對作物、畜禽、水產、蔬菜、果樹、南繁等多個主題,解讀種業政策重點,解析行業發展趨勢,群策群力、集思廣益。
海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羅東介紹,本次大會規模大、規格高、涉及面廣,統籌整合了海南省內原有南繁、水稻、玉米等種業論壇,在南繁季節集中舉辦。一是方便更多正在海南從事南繁育種工作的科研和管理人員集中參與,有利于整合南繁資源,節約成本、提高效率。二是順應南繁事業從農作物種業向畜禽、水產種業方面拓展的新形勢,針對業內對海南自貿港種業政策、知識產權保護、南繁產業鏈、數字技術等內容的關切,搭建政產學研綜合平臺,促進資源集約、企業集聚、產業集中,為做優做強南繁育種產業創造條件。
據了解,大會由中國種子協會同海南省農業農村廳、海南省科學技術廳、三亞市人民政府、海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海南省農墾投資控股集團聯合舉辦。按照會議安排,3月20日,大會主論壇將以解讀“十四五”種業報告為主題,著重圍繞生命科學前沿、生物育種、“南繁硅谷”建設、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種質資源開發和利用、商業化育種體系建設和全球知識產權保護等內容,幫助企業把準政策走向、了解科研動向、研判發展方向。3月21日至22日,將舉辦水稻、玉米、蔬菜、水產、畜禽、果樹、南繁、農墾、數字種業、自由貿易港、種業知識產權保護、現代種業產業園以及生命科學前沿種子創新高峰論壇13場主題分論壇,從種質資源、商業化育種、科技創新、新品種保護等多角度,全方位分析產業發展痛點難點,分享典型案例,為業內人士引航指路。3月23日至24日,將在三亞市、陵水縣、樂東縣分別舉辦農作物品種田間展示和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參觀活動,新品種、新技術集成示范,全面展示南繁發展成就。大會期間,將有29名院士參加并做主旨報告,大會還邀請了有關部委領導,國際組織、駐華使館、國內外知名企業代表,業內專家學者,全國各省區市種子協會(商會)、畜牧技術推廣機構、畜禽種業企業和農作物種子企業代表等1500人參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