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人民公安報》安防講堂版刊發文章《假種子“貍貓換太子”》,對臨澤縣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隊偵辦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種子罪案例進行了報道。

案件回放
買了劣質種子,41萬元打水漂
去年3月,甘肅省臨澤縣洋蔥種植戶曹某經熟人介紹,認識了種子商販馬某。馬某稱自己有一批名為“新紅奇2號”的洋蔥種子,產量是其他品種的兩倍,而且每罐種子的價格要比往年還要便宜。
曹某將這一好消息告訴了村里其他種植戶。經大伙合計,曹某等11家種植戶集體從商販馬某處購買了41萬元的洋蔥種子,隨后進行種植。
“新紅奇2號”洋蔥種子生根長苗后,種植戶們發現,該品種出苗長勢不好、發芽率低,還不如往年種植的洋蔥苗。曹某見勢不妙,便撥打馬某電話,可馬某電話始終處于關機狀態,曹某這才意識到受騙了,立馬報案。
相關部門對洋蔥種子樣品進行檢驗,判定該種子為劣種子。鑒定結果出來后,民警迅速將馬某緝拿歸案。
案情分析
假種子裝進真罐子
馬某供述,自己在其他經銷商處低價買來散裝的洋蔥種子,再把這些散裝種子裝入印有“新紅奇2號”洋蔥種子標簽的瓶罐內,向種植戶推銷,價格略低于市場價,讓種植戶信以為真,最終上當受騙。同年12月,經臨澤縣人民法院審判,馬某被判處有期徒刑8年,目前馬某正在服刑。
民警支招
采購農資應認準正規進貨渠道
何紅平(甘肅省臨澤縣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隊民警):
當前正值春耕季節,廣大種植戶在采購農作物種子、肥料、農藥時,一定要去有銷售許可證的經銷商店購買。即便通過網絡購買,也要通過正規網購平臺,認準網店的銷售資質,切莫貪圖便宜購買低價種子,謹防因使用劣質農資影響全年種植收成。
(來源:臨澤公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