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農信聯社黨委書記、理事長孔發龍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介紹,‘十四五’時期,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黑土地保護工程,確保種源安全,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種源安全,種子是基礎,種子位于農業產業鏈的最上游,是農業的‘芯片’,是農業效率提升的關鍵所在。”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書記、理事長孔發龍接受采訪時表示,種子技術對農業生產效率提升、加快推進我國農業現代化、從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孔發龍表示,從行業發展規律和國際經驗來看,種業企業是種業科技創新的主體,種業企業的發展壯大對于推動種子技術進步、促進種業良性循環發展至關重要。當前,我國種業科技創新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為強化我國種業企業在種業科技創新中的主體地位,打好種業翻身仗,孔發龍建議國家加強頂層設計,高位推動我國種業企業做大做強,著力打造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準的國際種業巨頭。
一是加強資源整合。推動科研機構與種業企業之間建立激勵相容、高效聯動的協同機制,有效整合育種科技、人才、資金等各類資源要素,大力提高以種業企業為主體的產業化、商業化和平臺化育種能力。二是加強政策支持。擴大現代種業基金規模,對種業企業實施更大力度的定向稅費減免、專項補助和獎勵激勵,為種業企業公開上市、定向增發、兼并收購等資本運作開通“綠色通道”,持續完善支持種業企業發展的財稅金融政策體系。三是加強專利保護。加大對育種領域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嚴厲打擊種子“套牌”等侵權行為,更好地激發國內種業企業特別是龍頭種業企業的研發積極性,促進行業集中度提升。四是加強并購重組。以央企和民營企業中的龍頭農業集團為平臺,積極開展橫向并購、縱向并購和跨國并購,整合形成具有強大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效應的現代種業集團,著力打造育繁推一體化、育種創新能力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種業企業集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