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消息,本周越南大米出口價格飆漲至2011年12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因為集裝箱短缺運費攀升,并推升泰國大米價格至四個月高位。此外由于需求旺盛印度大米也出現了上漲。至此,全球三大大米出口國都陸續開始上漲行情。

數據來源:USDA 中華糧網作圖
越南大米價格上漲至9年新高
本周越南大米出口價格大幅上漲,創下2011年12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因為集裝箱短缺,造成運費飆升。越南破碎率5%大米報價漲至500美元/噸,這是2011年12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上周為470到490美元,周度漲幅最高6.4%。

一位貿易商稱,集裝箱短缺使得貿易商很難向客戶裝運大米。例如對非洲的20英尺集裝箱運費從數月前的1500美元漲至5000美元。
貿易商稱,越南不太可能實現今年的大米出口目標650萬噸(美國農業部預計為630萬噸)。海關數據顯示,1月到11月期間越南大米出口量為570萬噸,同比減少2.9%。
印度大米價格上漲
本周印度大米價格上漲,其中破碎率5%蒸谷米價格從一周前的378-383美元漲至380-385美元/噸,因為需求旺盛,盧比飆升至近兩個月來的最高水平。
一位出口商稱,泰國大米的傳統買家轉向印度供應,因為其價格更低廉。Kakinada港口出現堵塞,十幾艘貨輪排起了長隊。
泰國大米價格上漲至近四個月來最高
本周泰國大米價格上漲,創下近四個月來的最高水平,因為供應及物流令人擔憂。泰國破碎率5%大米價格漲至500-519美元,高于一周前的485-516美元。
曼谷貿易商稱,新稻尚未上市,而現有的供應可能無法裝運,因為集裝箱短缺。據泰國大米出口商協會稱,2020年1月到10月泰國大米出口量降至449萬噸,同比減少31%。
對國內大米市場的影響
鑒于全球疫情影響的持續時間難以預見,各國糧食生產及國際政治經濟形勢變化難測,國際大米價格波動風險將加大。
近年來,國內大米雖連年結余并呈階段性過剩特征,但每年仍有200萬-400萬噸進口,占消費量約1%。其用途一是起品種調劑作用,價格較高的食用米(約占三成)主要自泰國、柬埔寨進口;受其影響,國內部分高端米及加工米制品價格短期內可能出現一定上漲。
但考慮到進口消費占比較低和國內充足的庫存,國際市場米價波動對國內大米市場影響總體可控,引發國內米價大幅波動的可能性不大。
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大米生產國,我國大米消費以國產米為主,最近幾年進口明顯減少,而且出口量正在增加。據海關數據,2019年中國稻米進口量250萬噸,出口達到275萬噸,凈出口量25萬噸。2020年1-10月我國累計進口大米181.64萬噸,1-10月份我國累計出口稻米209.67萬噸。

近30年我國大米進出口量
我國還是全球大米庫存量最高的國家,占到全球65%!所以,我們國內大米供應現狀不像有的網友和不了解真相的自媒體夸張的那樣,進口印度大米是因為國內短缺!印度大米此前因為價格低,而且進口的是碎米,會被用做飼料或淀粉/米粉等領域。
來源:中華糧網(CngrainWX)綜合路透社新聞、博易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