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山東省安丘市,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11月8日,第三屆綠旺達中國山東(安丘)大姜文化節暨第十屆“綠旺達杯”姜王大賽頒獎典禮在這里成功舉辦。文化節由安丘市農產品加工協會主辦,濰坊市綠旺達生物肥料科技有限公司、安丘市融媒體中心、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濰坊市綠色生態肥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沃華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辦,濰坊市中盈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協辦。
作為打造“安丘大姜”品牌的重要平臺,中國山東(安丘)大姜文化節已經舉辦三屆,“綠旺達杯”姜王大賽已連續舉辦十屆。活動開展以來,帶動發展科技示范村767個、示范戶22516個。今年,示范戶每畝增產大姜1000公斤以上,總共增產12.7萬噸以上,增加收入7.2億元左右,為農業提質增效、改良土壤、綠色環保作出了應有貢獻。
今年秋天進入生姜收獲季節,主辦方、承辦方組織科技人員600余人次,深入各個生姜種植區進行了認真、細致、科學的測產,歷時一個月時間共測產近6000戶,并從中篩選出2158戶獲獎得主。其中,三名姜農榮膺本屆“綠旺達杯”姜王大賽“姜王”稱號,他們及其產量分別是:安丘市金冢子鎮陳亭官莊村陳本錄,露天種植大姜畝產23724斤;安丘市石堆鎮西王里居村張學峰,種植小姜畝產15334.4斤;安丘市輝渠鎮大桃園村劉京元,種植大拱棚大姜畝產29287.6斤。他們各獲得由綠旺達公司提供的1萬元獎金。
本屆大姜文化節,主辦方、承辦方還組織了桃、櫻桃以及蘋果果王的比賽,使得比賽內容更加豐富多彩。他們組織科技人員深入桃、櫻桃、蘋果產區,根據果農種植面積、樹勢、樹齡、果型、表光、色澤、口感、單果重等指標進行了認真、細致、科學的測量,共測產近2789戶,并從中篩選出63戶一、二等獎獲獎得主。
據了解,安丘市大姜種植歷史悠久,早在明代萬歷年間就有種植記載。目前該市大姜種植面積20萬畝,年總產100萬噸,面積、產量分別約占全國的1/25、1/16,是以縣(市)為建制全國種植面積最大、單產最高、總產最多的縣(市),為名副其實的全國大姜種植第一縣(市)。全市大姜加工出口企業90多家,出口量約22萬噸,占全國出口量的1/2左右。今年9月份,安丘市以“讓世界愛上安丘味道”為目標,成功舉辦了2020首屆中國安丘出口農產品博覽會,在全國率先以出口農產品為主打展品,成功搭建了出口農產品信息交流、市場對接、品牌推廣的服務平臺。姜王大賽作為2020首屆中國安丘出口農產品博覽會系列活動之一,通過推廣土壤改良、推廣復合生物有機肥系列產品、選拔姜王等,為農業新技術應用、新產品推廣搭建起橋梁紐帶,激發了廣大農民學習種植新技術、應用新產品的熱情,蹚出了一條農業龍頭企業帶動、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農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濰坊市綠旺達生物肥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長期服務“三農”的新型肥料研發、示范和生產企業。該公司董事長周元杰在致辭時介紹,他們主要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生物發酵技術及工藝,對精選的豆粕、花生粕等有機原料進行發酵裝備,年產“綠旺達”等品牌有機奶肥5萬噸,微生物肥料2萬噸,生態水溶肥料1萬噸。2018年,公司在蘋果主產區棲霞市成立了膠東辦事處。近期,綠旺達公司又與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共同建成了“濰坊市綠色生態肥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綠旺達公司一直本著“綠色•健康•良心”的發展理念,堅持創新發展,積極改良土壤結構,運用“用地養地相結合”的土壤改良新理念、新模式,大力推廣復合生物有機奶肥系列產品和土壤改良新技術,激發了廣大農民學習應用新技術、新產品的熱情,取得了明顯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深受廣大農民朋友的信賴和喜愛。近年來,綠旺達公司建設了60余處,總共1.3萬畝的高標準示范園區,帶動成千上萬個大姜、果樹種植戶增產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