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4-25日,全國農技中心在江蘇徐州舉辦全國非主要農作物(甘薯)登記品種展示評價培訓暨觀摩鑒評活動。來自16個甘薯主產省(區、市)種子管理部門、40多家品種選育參展單位及相關甘薯種薯種苗經營、甘薯產品加工企業、甘薯種植大戶等110余人參加了本次培訓觀摩活動。

培訓班邀請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馬代夫研究員、特用型甘薯品種改良崗位科學家李強研究員、種薯繁育與質量控制崗位科學家王慶美研究員、線蟲及真菌病防控崗位科學家謝逸萍研究員和江蘇徐淮地區徐州農科所后猛副研究員分別圍繞甘薯產業及種業發展形勢、育種技術及品種選育進展、良種繁育、主要病蟲害鑒定、品種性狀調查及食味鑒評等展示評價技術展開專題講座。

培訓期間,還組織全體人員現場觀摩了國家甘薯登記品種展示示范點及國家甘薯良種攻關品種展示徐州現場,聯合國家甘薯良種攻關組對參展的70個品種進行了食味品質鑒評,思維特、寧紫薯4號、徐紫薯8號、齊寧18、濟薯26等一批食味品質優、田間種植表現良好的甘薯登記品種受到企業、種植大戶和專家好評。

培訓班指出,良種是推動產業發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開展登記品種展示評價是連接科研和生產的重要橋梁和紐帶。通過開展優良品種展示示范,篩選推廣綠色生態、優質安全、高產高效新品種,加快品種更新換代是種業部門做好登記事后服務的重要職責。
培訓班強調,隨著種子市場的放開,入市品種數量驟然增加,迫切需要加快構建現代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體系,滿足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產業發展和農民選種用種需求,推進農作物品種更新換代和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培訓班要求,各省應按照今年初全國農技中心下發的《關于開展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工作的通知》,有條不紊地推進非主要農作物登記品種展示評價體系建設。

自2018年起,我中心持續在黃淮薯區、長江中下游薯區、南方薯區建立部省共建國家級甘薯登記品種展示評價點,累計展示示范鮮食型、淀粉加工型、莖尖菜用型品種近200個次。三年來,烤薯型品種煙薯25、鮮食型品種濟薯26、廣薯87、寧紫薯4號、齊寧18號,鮮食與加工型紫薯品種徐紫薯8號,加工型紫薯品種綿紫薯9號,淀粉型品種鄭紅23號,菜用型品種福菜薯18等一批優良甘薯品種得到有效篩選和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