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對華大豆出口逆勢創新高
雖然新冠疫情導致全球貿易不振,但巴西對華大豆出口今年屢創新高。巴西農業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7月,巴西大豆全球出口近7000萬噸,同比增長36.3%,其中對華出口5050萬噸。
巴西《環球農村》雜志稱,巴西在2019-2020年度共生產大豆1.248億噸,占全球產量的36%,美國以9700萬噸排在第二,占全球的29%,阿根廷則為4900萬噸。因中國需求強勁、巴西雷亞爾貶值等因素推動下,巴西絕大多數大豆已經出售,本季銷售后的庫存將不足100萬噸。
據普氏能源資訊(Global Platts)最新報告,隨著生產需求的回暖,預計8月份中國的大豆船運量將比7月大幅增加。
預計8月份約有158艘載有1036萬噸大豆的船只到達中國,高于7月份實際到達的147艘,2019年8月份,只有134艘運載862萬噸大豆的貨船到達中國。就數量而言,8月的到港的大豆總量將比7月的到港的總量增加約73萬噸。根據巴西威廉姆斯社的運輸數據,8月份共有65艘載有419萬大豆的船只駛往中國。
中國大舉采購美豆
盡管在過去幾個月中,巴西一直是中國最大的大豆供應國,但預計美國將很快后來居上,成為中國最大的大豆供應國。預計下個月開始,美國大豆將大批量收割;而巴西大豆的下一次收割得到明年了。所以,中國一直在尋求滿足11月至12月的大豆需求,其中9月和10月的大部分出貨量都得到了滿足。
8月剛剛過半,中國已連續八天采購美國大豆,僅USDA證實的中國已向美國民間出口商買下208萬噸大豆。預計2020年第四季度中國將從美國購買多達1300萬噸大豆。

全球大豆進口市場發生變化
自北京新發地三文魚檢測出疫情以來,近段時間時間我國海關加大了所進口類大宗商品的檢測力度,最新數據顯示,自7月以來,國內至少已有10起食品外包裝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事件,均與進口冷凍生鮮相關。

就在前幾日,因一船巴西大豆貨輪船員的新冠病毒核酸測試陽性,我國舟山港已經部分關閉。
而現在,來自全球第三大大豆出口國阿根廷的消息也在變壞。最新消息顯示,阿根廷運送豆粕與豆油的港口碼頭首次出現樣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病例。目前,在阿根廷的大型大豆壓榨企業已經陸續關停部分工廠,其中涉及中糧、邦基和阿根廷本土最大的大豆壓榨集團維森廷(Vicentin)。
目前,全球港口都在要求加大對疫情的檢測和篩查力度,包括出口和進口的各類商品。
更多監測數據則顯示,受疫情影響,今年以來干散貨船,集裝箱船和油輪的總訂單已達到17年來的最低點。
來源:環球網、文華財經、海事服務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