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要聞 » 正文

種業人物 | 一位小麥育種與栽培專家的奮斗歷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0-08-06  來源:中國種業  作者:陳建志 周新國  瀏覽次數:606
 
 

      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蘆湖街道轄區內,黃河南岸灘地上,生長著一片看似普通的小麥。三夏時節,一位個頭不高、頭發花白的老者走進麥田,俯身揪下一個麥穗,剝開穎殼,一顆藍色的籽粒立時顯露出來:藍色小麥,與眾不同的藍色小麥!


麥田里的守望者

      這位老者,名叫耿愛民。3年前,他從山東省濱州市農業科學院研究員、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濱州綜合試驗站站長崗位上退下來,回到老家高青縣蘆湖街道菜園村,但他退而不休,繼續從事老本行——小麥育種。

      這片400來畝的麥田,就是他的育種試驗田。試驗田里,種著被他視若寶貝的上百個小麥優良品系,其中藍色小麥則是寶貝中的寶貝。

      耿愛民說,這種小麥不僅籽粒是“藍”色的,還具有“矮”“敗”的性狀,講得專業一點,叫“藍矮敗”。這是一種如同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發現的引發水稻雜交革命的“野敗”那樣,有可能引發小麥雜交育種大變革的“神奇小麥”。

640.webp

耿愛民()在田間從事“藍矮敗”小麥觀察記錄

      藍色小麥,為何呈現藍色?

      耿愛民解釋道,我們常見常吃的小麥,籽粒白中透黃;還有少數小麥籽粒是紫色的、黑色的,而藍色小麥極其少見。這種小麥籽粒中含有大量花青素,因此呈現藍色。

      藍色小麥

      ● 富含花青素。人體的衰老以及細胞癌變都是“自由基”在作怪。花青素是一種抗氧化劑,能夠保護人體,使其免受“自由基”的損傷。花青素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是維生素E50倍、維生素C20倍。花青素還有利于增大血管彈性,保護動脈內壁,降低血壓;清除小血栓,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改善循環系統,減少心臟病和中風發生幾率……

      ● 糖尿病患者的福音。藍色小麥富含易被人體吸收的三價鉻,又不超標。微量元素鉻可激活胰島素,降低人體血糖含量。人體缺鉻時,很容易出現糖代謝失調,如不及時補充鉻,就會患糖尿病。據統計,我國目前約有1.14億名糖尿病患者。在營養學家看來,用藍色小麥制作的特殊功能食品,或將為糖尿病患者們帶來福音。

      ● 可做多種面食,保留營養。藍色小麥籽粒中的花青素存在于糊粉層及胚乳中,通過正常工藝磨粉就可以將其營養物質保存在面粉中。而紫色小麥中的花青素只存在于種皮中,帶“皮”磨成全麥粉才能保留花青素,吃起來自然口感不佳。而用藍色小麥磨成的面粉,可以用來烤制面包,也可以制作水餃、面條、饅頭、蒸包等多種大眾食品。這些食品的口味與普通小麥的幾乎一樣。

      在耿愛民的協調下,成立了公司,實施種植、加工與銷售一體化運營。目前每年有數十萬斤藍色小麥面粉投放青島、淄博等地市場,很受歡迎。

640 (1)

      十年磨一劍

      實現“藍矮敗”遺傳背景冬性化

      小麥雌雄同花,屬于自花授粉的作物,自然狀態下都是自交。要想雜交,必須借助人工去雄、輔助授粉方能完成。多少年來,年年如此。

      1972年,山西省太谷縣

      一位女知青高忠麗,在麥地里發現了一種小麥不育植株。

      20世紀90年代,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劉秉華研究員領銜的科研團隊經過長期研究,獲得國寶級小麥種質“矮敗”。

      1997年,四川省

      田寧、蒲宗君等人育成“藍矮敗”——一種藍粒、矮稈且花藥敗育的具有弱冬性偏春性的新種質。

      “這為小麥雜種優勢利用開辟了一條全新的途徑”。

      有了“藍矮敗”,是否就能進行小麥雜交種子生產與廣泛利用?

      答案:No!必須將新種質“藍矮敗”的偏春性轉向冬性、半冬性,才能組配篩選出適合我國小麥主產區種植的小麥雜交種。

      2008年起,耿愛民帶領團隊成員研究探索,歷經十載,終于實現了“藍矮敗”遺傳背景的冬性化,為雜交小麥在不同冬春性麥區的廣泛種植奠定了基礎。

      耿愛民介紹說,利用“藍矮敗”制種時,只要將色選出的藍粒的“藍矮敗”種子作母本,與白粒父本按62的行比,在大田里播種,靠自然授粉即可。而且,由于“藍矮敗”莖稈矮小易于授粉、便于保純,使得雜交小麥的大田制種變得簡單起來。“藍矮敗”小麥授上白粒品種的花粉,同一顆麥穗上還會結出藍、白兩種籽粒。

      如果說春性“藍矮敗”的成功選育為小麥雜種優勢利用增加了一條全新途徑,那么冬性“藍矮敗”種質材料的育成則為我國不同生態區利用小麥雜交種提供了可能。

      如何把“藍矮敗”小麥的藍粒從中分揀出來呢?

      單靠人工,工作量太大,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科研人員經過艱辛探索,研發成功智能色選機。用它分揀雜交小麥的籽粒,方便又高效,一臺七通路色選機每小時可分揀5噸產品,完全可以滿足大田用種之需。

640.webp (1)

耿愛民()與科研團隊成員在田間觀察小麥長勢

      連接大平臺

      小院里完成“藍矮敗”轉育

      來到耿愛民的菜園,塑料編織布將地隔成110個棋盤狀的方格子,每一個方格子里都栽植著幾行小麥,構成一個轉育品系。耿愛民介紹,其中母本均為“藍矮敗”,父本則分別為來自我國各大麥區的主要優異品種,包括濟麥22、山農28、泰農33、煙農1212、衡觀35、鄭麥7698、徐麥36、中麥36等。至今,這些優異品種都進行了“藍矮敗”轉育。

640 (2)

      耿愛民利用“藍矮敗”小麥拓建了多個性狀輪回選擇群體與基因庫。例如,組建了小麥抗赤霉病輪選群體、抗白粉病輪選群體、抗銹病輪選群體、抗紋枯病輪選群體、強筋輪選群體、抗旱輪選群體等性狀輪回選擇群體。同時,拓建了一個小麥綜合性狀改良基因庫。

      抗赤霉病、抗白粉病、抗銹病、抗紋枯病、抗旱、強筋……內行人透過這一個個關鍵詞或詞組便可看到,耿愛民團隊關注和攻關的目標,基本涵蓋了當前小麥育種的重點、關鍵點。

      當然,按照這樣的思路,他們未必一定能在短時間育成大品種,但他們開啟的卻是功在千秋、利在子孫的小麥種質保存與持久創新事業。以此為基礎,他們可以選育出適應不同區域或者環境的雜交小麥新組合或藍色小麥新品系,推進小麥雜交育種的規模化、產業化進程。

      運用雜交優勢是大幅度提高作物產量的重要途徑,在世界三大糧食作物小麥、水稻和玉米中,小麥是迄今為止仍未大面積應用雜交種的糧食作物。

      癡心科研

      38載小麥育種栽培未了情

      時光倒流到38年前。19821月,經過4年的系統學習,耿愛民從山東農學院(現山東農業大學)畢業了。作為“文革”之后入校的首批大學生,他掌握了扎實的農學專業知識,走出大學大門,被分配到惠民地區農科所,從此與農業科學研究結緣。

      歲月悠悠,滄桑巨變,當年的毛頭小伙子如今變成了頭發花白的老人,當年的大學畢業生如今變成了知名農業專家——濱州市農業科學院研究員,他還曾擔任濱州市小麥種質創新與利用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濱州綜合試驗站站長、國家“渤海糧倉”濱州項目區特聘專家。始終不變的,是他對農業科研的那份迷戀與癡情。

      歷經38載風霜雨雪,耿愛民在小麥育種和栽培研究領域取得累累碩果:

      ——小麥育種研究:他主持育成黑馬1號、黑馬2號等小麥品種及BY系列、AM系列優異小麥種質,與他人合作育成魯麥23號。

      ——小麥栽培技術研究:他主持編寫了3套小麥栽培技術規程;研發創新高低畦栽培技術獲發明專利授權,并共同研發機械實現了高低畦栽培的機械化,推動了井灌區小麥的節水高產,為此農村農業部在山東省召開現場會推介推廣。

      ——小麥栽培理論研究:他提出了“縮葉增非高光效,減負強稈重防倒,放高擴源增物重,優化株型增加穗數與穗重”的育種理念,得到同行認可;發現認知“小麥群體的三個飽和點”與小麥生產的關系,發現了小麥倒伏的骨牌效應與極限效應,完善了稻麥谷綜合防倒技術體系,得到專家肯定。

      ——小麥播種機械化研究:他研發小麥穗行播種機排種盤獲得專利授權,指導制造了12行穗行與小區播種機樣機,使小麥提純復壯大規模穗行播種成為可能,從硬件上推動了小麥種子質量的提升。

      耿愛民主持過多項山東省重點課題,先后獲得地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4項,豐收獎一等獎1項,均為首位。代表獎項有“魯麥23號繁育與推廣”獲原濱州地區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小麥‘藍矮敗’輪選群體與基因庫種質創新平臺建設”獲濱州市科技獎進步二等獎、“冬性半冬性‘藍矮敗’小麥不育種質創制”獲濱州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均為首位;他還以第一發明人的身份,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8項。

      2017年,耿愛民退休了,然而他沒有放棄農業科研和技術推廣,推動創辦了淄博愛民種業有限公司兼任首席專家,創辦了高青黃泛平原作物研究所并兼任所長,繼續為小麥高產高效優質、為糧食安全而辛勤耕耘著。

      這就是耿愛民,一位小麥育種與栽培專家的奮斗歷程,一位花甲老人對山東乃至我國糧食安全的綿綿不了情!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傳奇還在繼續……

      來源:農村大眾報 專題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