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張國鳳)日前,記者從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獲悉,今年全區小麥播種面積139萬畝。據多地現場測產分析,引黃灌區平均畝產371.9公斤,較上年增17公斤,增4.9%;南部六盤山山區畝產138.7公斤,減3.7%,與常年單產持平,全區夏糧再獲豐收。據自治區糧食部門調查結果顯示,今年全區小麥市場化收購增加,價格以穩為主,庫存充裕,優糧優價特征更趨明顯。7月中上旬新小麥上市,預估收購量達到甚至超過7000萬噸,價格以穩為主,出現大幅波動概率較低。
今年全區氣候條件對夏糧生產總體有利,春麥主要品種以“寧春”系列為主,冬麥品種以“隴育”“蘭天”系列為主。預計小麥產量在23.5萬噸。同時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和玉米價格持續上揚影響下,農戶惜售、囤糧意愿增加,預計商品量有降,供需缺口不斷擴大,外采需求引發價格有望進一步上漲。
2019年以來,全區重點打造了12個定位明確、展示示范功能突出、良種良法配套的農作物新品種展示示范園區,發揮了看禾選種作用。夏糧基地建設進一步精品化、特色化,充分發揮品種展示示范、評價、篩選、推介的作用,園區成為打造好品種、好技術的推廣平臺,為全區推進優勢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品種支撐。
自治區糧食部門分析認為,今年小麥品質好,糧食儲備企業、貿易企業、加工企業等多元市場主體積極入市收購,小麥價格穩中有升,優質小麥品種在市場化收購中脫穎而出,價格高、銷路廣,比普通小麥售價高出10%以上且市場機會多于普通小麥,逐步走入“優糧優價”行情。今年夏收優麥銷售將是市場亮點。
自治區糧食部門表示,為保障種植戶種植利益,各市縣儲備企業要嚴格執行糧食出入庫質量安全檢驗制度,把好質量安全關。同時,根據儲備糧輪換有關政策規定,做好入庫驗收質量安全檢驗工作,切實把好新糧入庫質量安全關,確保入庫的糧食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和儲存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