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減少化肥施用量,降低施肥強度,提高肥料利用率。近日,江蘇省啟動“千村萬戶百企化肥減量增效行動”,持續推進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該行動確定了量化指標,全省每個涉農縣(市、區)建立示范區5個以上,覆蓋1000個行政村,免費為1萬個農戶(場、社)開展測土化驗服務,動員100個肥料企業和農戶對接開展供肥服務,力爭帶動全省化肥施用量較2015年減少5%以上。其中太湖一級保護區較2015年減少20%以上,主要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達93%,果菜茶優勢產區有機肥替代化肥比例達20%以上,肥料利用率達40%以上。
行動內容包括:一是化肥用量強度“雙減”行動。以“精、調、改、替、輪”為技術途徑,突出主要作物、重點品種、重點流域、新型經營主體和新技術產品,打造化肥“雙減”示范區,為種植大戶、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開展個性化測土配方施肥服務。并做到“五個一”:即有一張土壤養分測試表、一張施肥建議卡、一份施肥記錄檔案、一份肥料質量檢驗報告和一張遙感產量跟蹤測產圖。二是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在果菜茶優勢產區、化肥施用強度高、環境污染治理壓力大的區域,實行有機肥部分替代化肥。同時開展技術集成創新,推廣有機肥替代應用模式,在全省樹立10個規模適中、質量穩優、效益良好的有機肥標桿企業,引領省內有機肥產業升級和質量提升,實現全年有機肥推廣應用700萬噸以上。三是施肥方式轉變行動。按照農機農藝融合、基肥追肥統籌的原則,加快施肥機械研發,因地制宜推進水稻測深施肥、水肥一體化、小麥玉米種肥同播、肥藥混噴等技術,減少施肥總量與施肥次數,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肥料利用率。四是肥料質量提升行動。擇優選擇部分企業開展“好肥進萬家”活動,讓農戶識好肥、用好肥,為增產增收打下好“肥”基。通過風險監測進一步強化省內登記肥料事中、事后監管,提高登記肥料產品的質量,促進肥料產業健康發展。通過肥料執法質量抽檢,凈化肥料市場環境。五是肥料智能配送行動。運用現代化信息手段,定制作物“營養套餐”,實行縣域測土配方施肥信息系統與智能配肥站交易系統對接,實現配方肥“云制造”“云交易”和“云監管”,構建優質高產配方施肥一體化綜合服務平臺,推進配方肥應用落地和質量保障。
在保障措施上,各地市按要求制定區域性化肥減量增效行動方案,推動出臺扶持政策。層層建立科學施肥技術專家團隊,加大培訓指導力度。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新聞媒介,全方位、多角度廣泛宣傳化肥減量增效行動,增強農民科學用肥意識。最后,加強督促檢查和績效評估,確保工作落到實處。
本報記者 顏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