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地區冬小麥已大面積起身拔節,正是春灌大忙時節。何時灌,灌多少,怎么灌,看似簡單的小事,卻是關系夏糧生產和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的重大課題。近期,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印發《2020年春季冬小麥科學灌溉技術指導意見》,指導各地有序做好冬小麥春灌,助力冬小麥穩產豐產,夯實全年糧食豐收基礎。
全國農技中心主任魏啟文介紹,從監測情況看,當前全國冬麥區墑情、苗情總體均好于去年同期,也好于常年,為奪取夏糧豐收與節水壓采雙重目標提供了有利條件。只要后期降水正常,保墑節水措施跟上,華北大部分麥田可以比常年少灌1水。墑情適宜的1類麥田,可由春灌2水改為在拔節期灌1水;局部墑情不足苗情較弱麥田,在返青起身期已經灌過第1水,可在揚花灌漿期灌第2水。
近日,河北衡水迎來了春季田管的高峰期。市農業農村局根據大部分麥田墑好苗好的監測結果,指導農民采用春灌1水技術,灌水時間延后到拔節前后,采用軟管小畦灌,每畝灌40-50方;微噴帶、大型噴灌、地埋式噴灌等節水灌溉,每畝灌20-30方,可少量多次實施,結合灌水進行追肥。
“少灌1水每畝可節水約50方,如果抓住墑好苗好的有利時機,在華北冬麥區普遍推廣,既可保證小麥豐收,還有望節水壓采超過10億方。”河北省農科院旱作所李科江研究員表示。
據悉,農業農村部將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節水行動方案》,堅持以水定地、以水定種,統籌完成2000萬畝高效節水灌溉建設任務,同時在華北、西北等旱區建立220個高標準旱作節水農業示范區,示范推廣蓄水保墑、集雨補灌、壟作溝灌、測墑節灌、水肥一體化、抗旱抗逆等旱作節水技術,輻射帶動旱作節水技術大面積應用,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
吳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