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業是農業芯片,研發和品種創新是產業發展和公司競爭的核心因素
歷史來看,每一輪品種的創新都是行業發展和公司成長的機遇。優質品種在產品價格、推廣面積和利潤率方面都具有顯著優勢,是驅動公司業績成長的核心因素。從歷史來看,隆平高科和登海種業的每一輪業績增長都離不開優質品種的推廣。登海種業:2008年開始銷售放量的先玉335以及2012年開始銷售放量的登海605均顯著推升了公司收入和利潤增速,公司市值也有了大幅增長;隆平高科:2006年之后的Y兩優1號,2008年之后的深兩優5814,以及2015年之后的隆兩優、晶兩優系列產品,都對隆平高科雜交水稻種子主業的收入和利潤增長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種子行業四大趨勢:底部復蘇,技術升級,行業集中,發展農服。
底部復蘇:受農產品價格低迷,以及品種放量帶來的種子供給量增加兩大因素影響,種子行業持續低迷;展望未來,連續3年下跌后,當前玉米價格處于底部區域,農民種植積極性不高,供需處于緊平穩,任何邊際改善便會導致價格上行;另一方面雜交玉米種子庫存已經開始下行,預計種子行業將迎來底部復蘇。技術升級:育種技術將由此前的傳統的雜交育種向分子育種升級,尤其是轉基因技術有望在玉米和大豆領域率先商業化。行業集中:技術門檻提升將推動行業集中度加速提升;行業并購整合會趨于加速。集中度的提升將優化行業競爭格局,提升頭部企業利潤率。農服業務:土地流轉加速種植規模化,種子企業對于下游規模農戶的服務將多元化,一方面增強粘性;另一方面可打造新的利潤增長點。
轉基因商業化概率幾何?
12月30日,農業部公示兩例轉基因玉米和一例轉基因大豆的轉化體,擬授生物安全證書。我們認為,目前從社會環境(社會對轉基因的接受度提升)、技術環境(國內轉基因技術水平向國際接軌)、產業環境(國內農業種植效率亟需提升)來看,我國轉基因種子的商業化勢在必行,此次轉基因玉米和大豆轉化體的公示,有望成為我國轉基因玉米和大豆商業化的開端。根據農業部品種審批流程,我們預計1-2年內能看到國產商品化的轉基因玉米/大豆種子品種。
轉基因能夠給產業帶來什么變革?
若轉基因順利推進有望加速種業升級和加速集中。首先轉基因將顯著抬升種子附加值,有望推升種子價格及利潤率;其次,轉基因育種技術壁壘高、研發投入大,將使得頭部企業的品種競爭優勢進一步凸顯,加速行業集中度提升。
若轉基因順利落地,利潤空間幾何?
2016年美國每畝玉米種子費用108元(近幾年種子費用相對穩定)。而中國僅57元,遠低于美國。未來轉基因種子推廣將帶來種子價值提升,假設未來國內每畝種子費用對標美國2016年達到108元,按照我國玉米6億畝種植面積計算,合計648億終端市場規模,出廠市場規模按50%計算,則未來玉米種子市場規模324億。孟山都的玉米種子毛利率65%左右,凈利率超過30%。假設未來國內轉基因種子凈利率30%,則行業利潤空間97億元。若頭部企業市占率達到30%,則可實現97億元收入和凈利潤29億元,轉基因種子商業化將會給相關企業帶到高額收入及利潤。 (來源:鋤禾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