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召開2019作物分子育種技術培訓與創新應用研討交流會通知
隨著生物組學、合成生物學等學科的快速發展,基因編輯、轉基因、全基因組選擇等現代生物技術加快應用,正在引領新一代生物種業科技革命,有效解決了傳統育種中的一些特殊難題,將作物育種推向了新的階段。為充分發揮全國作物育種行業協同創新優勢,加強科研團隊間的交流,促進我國作物分子育種技術創新、應用和人才培養,受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委托,國家良種攻關種業理論創新組和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于12月14日-16日在哈爾濱組織召開2019作物分子育種技術培訓與創新應用研討交流會。會議邀請專家做主題報告,研討交流作物分子育種技術發展與應用。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會議主題
會議以“作物分子育種技術創新與應用” 為主題,采取專家學者圍繞主要關鍵分子育種技術做報告,并與會代表提問互動、深度對話的方式,為種業內科技人員提供互相溝通與交流的平臺,分享當前最新育種技術成功經驗,交流分子育種技術最新研究進展與發展趨勢,探討推進作物育種與生物技術的融合發展與應用,提升種業科技自主研發與創新能力。
二、會議時間與地點
會議時間:2019年12月14-16日,14日報到。
會議地點: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最佳西方財富酒店專家公寓會堂,哈爾濱市南崗區學府路368號。
三、會議主題報告與交流內容
|
序號
|
姓名
|
單位
|
職稱/職務
|
報告內容
|
|
1
|
萬建民
|
中國農業科學院
|
院士/理論創新組首席
|
中國農業生物基因工程育種技術
|
|
2
|
鄧興旺
|
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
|
院士/教授
|
第三代雜種優勢利用技術
|
|
3
|
李新海
|
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
|
所長/研究員/玉米產業體系首席
|
玉米種質遺傳改良與雜種優勢利用
|
|
4
|
李自超
|
中國農業大學
|
教 授
|
水稻種質資源演化與創新利用
|
|
5
|
張學勇
|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
研究員
|
小麥種質資源演化規律與骨干親本遺傳解析
|
|
6
|
王天宇
|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
研究員
|
玉米種質資源多樣性與創新利用
|
|
7
|
邱麗娟
|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
研究員
|
大豆基因資源多樣性與演化機制
|
|
8
|
王益華
|
南京農業大學
|
教 授
|
水稻谷蛋白轉運分子網絡途徑解析與應用
|
|
9
|
夏先春
|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
研究員
|
小麥優質抗病分子育種技術研發與應用
|
|
10
|
賴錦盛
|
中國農業大學
|
教 授
|
玉米全基因組選擇育種
|
|
11
|
田志喜
|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研究所
|
研究員
|
大豆分子設計育種技術
|
|
12
|
谷曉峰
|
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
|
研究員
|
水稻表觀遺傳調控與育種應用
|
|
13
|
夏蘭芹
|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
研究員
|
作物基因編輯技術研發與應用
|
|
14
|
林 敏
|
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
|
研究員
|
農業合成生物技術發展與應用
|
四、參加人員
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有關領導;水稻、小麥、玉米、大豆、特色作物良種攻關科技人員,種業理論創新組人員,種業科技管理人員,種業企業科技人員以及相關專家學者等。
五、會務安排
會議交通住宿費自理,收取注冊費500元(學生憑學生證收取注冊費300元)。請參會人員于2019年12月5日前反饋參會回執。
聯系人:楊淑萍、王翔宇
聯系電話:0451-86667448;13766815308;18845870508
回執接收郵箱:yzsbgs@163.com
國家良種攻關種業理論創新組
黑龍江省農科院作物資源研究所
黑龍江省作物學會
2019年11月30日
參會回執
|
姓名 |
性別 |
職稱/職務 |
||||
|
工作單位 |
||||||
|
通訊地址 |
郵政編碼 |
|||||
|
電話 |
手機 |
|
||||
注釋:
1. 本次會議不安排接送站服務,不統一安排住宿。住宿及出行煩請參會者自行網上預訂。
2. 會議期間中午及晚上統一安排自助餐。
3. 會場附近賓館聯系電話:
最佳西方財富酒店:045158811588, 13936514963。
如家快捷酒店(哈爾濱醫科大學二院店):045182968296
翰林天悅大酒店:045183109999,83109898,83109858
學府賓館:045186608010,86608051
(來源:黑龍江省作物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