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我的豐收我的節”大型系列征集推選活動。
以“我的豐收我的節”為主題,征集書法、繪畫、攝影、文藝作品、手工制品、微視頻等農民藝術作品,推選“十大農民歌王”“十大農民藝術團隊”“十大農產品網絡銷售達人”“十大豐收節使者”“十大致富榜樣”“十大鄉土工匠”“十大溫暖鄉村人物”“十大農業科技創新能手”等8個系列“十大”。活動旨在征集一批具有濃郁鄉村特色、充滿正能量、豐收主題鮮明、載體多樣的優秀農民藝術作品,推選一批具有時代精神、實干興業的優秀農民代表。
◆開展6個“千萬”鄉村振興系列活動。
千村萬寨展新顏,主要展示人居環境整治成果;千家萬戶傳美德,主要聚焦鄉風文明;千鄉萬鎮品美食,主要推薦民間美食地圖;千山萬水賞美景,主要推薦鄉村休閑旅游精品路線;千企萬品助增收,主要發布品牌目錄,推動產銷對接,助力農民增收;千縣萬特促消費,主要結合“慶豐收·消費季”活動,推動特色農產品消費,助力消費扶貧。
◆舉辦全國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活動。
圍繞“手機助力農產品出村進城”主題,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聯合相關電信企業、互聯網企業和培訓機構,在全國范圍開展培訓活動。培訓將延伸到村社和田間地頭,重點在慶豐收全媒體聯動直播活動所在地,培訓農民運用手機開展農產品營銷技能。
◆制定“豐收節公益清單”。
充分發揮組織指導委員會各成員單位優勢,并調動社會和市場的公益力量,在豐收節期間為農民做一兩件實事,匯總形成公益清單,作為一份節日禮物呈現給億萬農民,讓廣大農民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在全社會形成一股愛農暖流。
◆策劃重要時點的宣傳活動。
倒計時100天,啟動“我的豐收我的節”大型系列征集推選活動。倒計時30天,啟動“慶豐收·消費季”;啟動全國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活動;發布70地慶豐收全媒體聯動直播內容;發布豐收節公益清單。自倒計時30天起,持續推出系列活動。國新辦召開豐收節新聞發布會;中國銀聯聯合各大商業銀行面向廣大農村地區發行“農民豐收節”系列銀行卡;舉辦美麗鄉村國際微電影藝術節;組織24節氣科普教育、農業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等系列活動;發布豐收節主題歌、吉祥物以及文創產品;開通中國農民豐收節專題網站;發布6個“千萬”活動成果;發布系列征集推選活動結果;推出豐收果、豐收花、豐收宴、豐收茶(點)、豐收飲品。倒計時10天左右,啟動“中國農民豐收文化展”;央視農業農村頻道開播;全國各類媒體投放豐收節公益廣告;組織全媒體宣傳特別策劃。
◆中央文明辦: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引導開展文明村鎮歡慶豐收活動。
◆教育部:指導孔子學院總部結合“三巡”、全球“孔子學院日”等品牌文化活動,組織海外孔子學院根據當地需求,圍繞“中國農耕文化”主題,舉辦24節氣書法展、中國飲食文化展等活動。
(未完待續)(據農業農村部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