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國都是農業大國,但隨著工業科技發展,我們發現以前農村滿山遍野大豆高粱,如今已經不復存在了,土地拋荒長滿野草和樹木。城市的人們糧食大米大量靠進口,而農村種田地的人已經所剩無幾,再也沒以前雙搶農民忙碌在田地上場景。
熟悉農村的人都知道,農民都是靠種田種地為生,不僅能豐衣足食,還能養些雞鴨,魚,豬來賣,小日子過得也還算安逸。然而,物價人工不斷上漲,就是農產品糧食價格卻不怎么漲,在農村種田地的農民,已經請不起人來幫忙種地。面對收入低,物價高,村子里很多年輕人都跑到外面城市去打工賺錢了。
前不久,我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袁隆平先生在接受采訪,談到糧食問題時,表示非常擔憂。雖說他能增加糧食產能,但發現種植農民少了。作為擁有全世界最豐富的土地資源,竟然需要靠進口大米來解決,如果那天別人要卡我們一下,斷供糧食,那我們豈不是要餓肚子了?對此,他給出以下三點解決辦法。
1、 提高糧食收購價,增加農民收入
農村之所以沒什么人種田地,其主要原因是收入太低了,賣的糧食不夠給人工的錢,更別說賺奔小康了。只有提高糧食價格,大力推廣農產品,讓生活在農村的人都賺到錢,那么才會有人種田地。當然,人們擔心糧食價格上漲,袁教授也想到了,那就是由國家高價來收購糧食,再平價出售,改變以往農產品補貼。
2、實行土地統一規劃,給農民安排工作
過去都是每家每戶都有田地,有多有少,不僅不均衡,而且特別的分散。可以考慮由村集體承包,由村里給耕地工具機器,按每個村土地種植來給農民分配工作,農民根據自己種糧食多少來拿工資。其次,農民年底能享受糧食利潤收益分紅。
3、大力發展科技種植,鼓勵青年回鄉創業
雖說如今科技發展越來越快,但農民種植技術卻非常落后。如果采用國外科技種植,利用無人機播種技術和機器收割來提高農民的工作效率。鼓勵年輕人回鄉創業,提供技術和政策支持,讓年輕人可以發展三農在老家就可以獲得收入。這樣一來就解決了農村只剩老少婦現象,土地有人種植,人們就不用靠買進口糧食來解決吃的問題!對于,農村土地荒,種樹怪像,大家怎么看呢?(來源:第一農經,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