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記者從四川南充順慶區農業農村局獲悉,該局成功破獲一起生產、銷售假玉米種子案,依法查獲玉米假種子10800公斤,涉案金額20余萬元。
據南充市順慶區農業執法大隊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3月,南充市農業農村局接到群眾實名舉報,稱順慶轄區內姜某生產包裝經營假玉米種子。3月14日,執法人員對姜某在市區租用的倉庫進行了突擊檢查,現場查封用于制假的散裝雜交玉米種5300公斤、某公司的種子外包裝袋2000個、標注“安泰5000”字樣的小包裝5100個,以及一批用于制假的工具。
“經調查發現,嫌疑人姜某在未取得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于去年12月自購大量某品種的散裝雜交玉米種,該品種實際為省級試驗的淘汰品種,在包衣劑處理后包裝成‘安泰5000’雜交玉米種進行銷售。”該負責人介紹,嫌疑人姜某通過物流運輸的方式以每公斤20元的價格將5500公斤“安泰5000”假玉米種子銷售給閬中的任某。
執法人員在閬中任某處查封該批次假種子,后經種子質量鑒定機構鑒定,確認案件涉及的玉米種子與“安泰5000”玉米種真實性不符,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定義的假種子。
據悉,嫌疑人姜某生產經營假種子數額巨大,涉嫌觸犯刑法,5月22日因涉嫌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已被檢方批準逮捕。
假種子騙局花樣翻新
近年來,一些不良種子經銷商的“忽悠”手段不斷翻新,很多農民防不勝防。花樣不斷翻新的假種子騙局都有哪些?
游擊戰
一幫人走村串戶,小恩小惠,送把雨傘、送塊肥皂,抽個獎品等。農民朋友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貪圖小便宜。
價格戰
二是“價格戰”有的不法商販“掛羊頭賣狗肉”,以“超低廉”的價格銷售同一個品種,但種子或許“缺斤少兩”,或許“含量不足”,或許“偽劣假冒”,所以,價格太低的農資產品尤其是種子,一定要多問幾個“為什么”。
傍名牌
打“專家”牌和“傍名牌”,利用專家講座等名義推銷農資產品,其實,這些所謂的“專家”根本沒有權威性。“傍名牌”,產品名字一字之差,就是完全是不同的產品,所以購買農資產品時一定看清楚品牌。
村干部推銷
為了謀取金錢,一些農資廠商會利用當地“村干部”的威信力,推銷各種農資,其中許多是質量沒有保證的產品,最終很多村干部也會陷入不法商販的陷阱中。
選擇種子的四項原則
1.不要隨大流,不能“人家種啥我種啥”。
2.不要大規模種植本地未種過的品種。好種子要種在適合的地方才會高產,新的種子沒在當地種過,不知道是否適應當地環境,非要種的話,可以小規模試種。
3.選擇品種的時候,不要只選擇產量高的品種,而要選擇產量穩的品種。
4.不要認為高價位的品種就一定是好品種,種子高產與否同價格高低沒有必然聯系。
建議大家購買農資,特別是買種子時,一定要去正規的農資店或者找正規公司的種子經銷商,盡量不要購買散裝種子,要買有正規包裝的,并注意檢查包裝有沒有被拆的痕跡;同時,要留意包裝袋或內標簽上所列的品種名稱、審定編號、經營許可證號、生產日期以及適種區域等。
(來源:中國農資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