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農業農村局(農委)、廳有關單位
附件1
2019年農業生產重點推廣的主導品種
一、 農作物
(一)玉米
1.利合228:山西利馬格蘭特種谷物研發有限公司,2017年通過審定,適宜在山西春播特早熟玉米區推廣
2.強盛388: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育成,2013年通過審定,適宜在山西春播早熟玉米區推廣。
3.潞玉1403:山西潞玉種業玉米科學研究院育成,2018年通過審定,適宜在山西春播中晚熟玉米區推廣。
4.金科玉3306:榆林市金日種業有限責任公司育成,2017年通過審定,適宜在山西春播中晚熟區推廣。
5.誠信1601:山西誠信種業有限公司育成,2018年通過審定,適宜在山西春播中晚熟玉米區推廣。
6.太玉811:山西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山西中農賽博種業有限公司育成,2016年通過審定,適宜在山西春播中晚熟玉米區推廣。
7.龍生19:晉中龍生種業有限公司育成,2017年通過審定,適宜在山西春播中晚熟玉米區推廣。
8.雙惠87:山西省原平市雙惠種業有限公司育成,2018年通過審定,適宜在山西春播中晚熟玉米區推廣。
9.先贏311: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山西先登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育成,2018年通過審定,適宜在山西春播中晚熟玉米區推廣
10.鑫豐盛9898:山西金鼎生物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育成,2016年通過審定,適宜在山西省春播中晚熟區推廣
11.瑞普909: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育成,2017年、2018年分別通過春、夏播區審定,抗旱性好。適宜在山西春播中晚熟玉米區、南部復播玉米區推廣。
12.聯創808:北京聯創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育成,2015年通過審定,適宜在山西南部復播玉米區推廣。
13.晉糯10號: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育成,2014年通過審定,適宜在山西鮮食糯玉米產區推廣。
14.甜糯182號: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粱研究所育成,2016年通過審定,適宜在山西鮮食糯玉米產區推廣。
15.大京九26:河南省大京九種業有限公司育成,2017年通過審定,適宜在山西中、北部春播區作專用青貯玉米種植推廣。
(二)小麥
16.晉麥101號:山西省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育成,2017年通過審定,適宜在山西南部中熟冬麥區旱地推廣。
17.運旱139-1: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選育而成,2017年通過審定,適宜在山西南部中熟冬麥區旱地推廣。
18.長麥6197: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谷子研究所選育而成,2017年通過審定,適宜在山西中部晚熟冬麥區旱地推廣。
19.晉麥96號:山西省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所選育而成,2014年通過審定,適宜在山西南部中熟冬麥區水地推廣。
20.翔麥23:山西新翔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選育而成,2017年通過審定,適宜在山西南部中熟冬麥區水地推廣。
21.晉太102:山西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選育而成,2014年通過審定,適宜在山西中部晚熟冬麥區水地推廣。
(三)大豆
22.晉豆45號: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寒區作物研究所育而成,2013年通過審定,適宜在山西春播早熟區推廣。
23.晉大88:山西農業大學育成,2017年通過審定,適宜在山西春播中晚熟區和南部夏播區推廣。
24.晉豆47號: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選育而成,2014年通過審定,適宜在山西春播中晚熟區和南部夏播區推廣。
25.品豆21: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農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選育而成,2018年通過審定,適宜在山西春播中晚熟區和南部夏播區推廣。
26.晉遺51:山西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選育而成,2018年通過審定,適宜在山西春播中晚熟區和南部夏播區推廣。
27.晉科2號:山西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選育而成,2017年通過審定,適宜在山西中部春播區推廣。
(四)馬鈴薯
28.希森3號:樂陵希森馬鈴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育成,2012年通過審定,適宜在山西省馬鈴薯一季作區早熟栽培。
29.希森6號:樂陵希森馬鈴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馬鈴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育成,適宜在山西省馬鈴薯一季作區推廣。
30.冀張薯12號: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育成,2014年通過審定,適宜在山西馬鈴薯一季作區推廣。
31.青薯9號:青海省農林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育成,2014年通過引種,適宜在山西馬鈴薯一季作區推廣。
(五)谷子
32.大同34號: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寒區作物研究所育成,2012年通過鑒定,適宜在山西省春播早熟區推廣。
33.晉谷60號: 山西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選育而成, 2015年通過認定,適宜在山西省春播中晚熟區推廣。
34.長農40號: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谷子研究所育成,2011年通過認定,適宜在山西省春播中晚熟區推廣。
35.長生07: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谷子研究所育成,2009年通過鑒定,適宜在山西省春播中晚熟區推廣。
36.晉谷57號: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育成,2013年通過認定。適宜在山西春播中晚熟區推廣。
(六)高粱
37.晉雜36號: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粱研究所育成,2015年通過認定,適宜在山西春播早熟區推廣。
38.晉雜22號: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粱研究所育成,2008年通過認定,適宜在山西中晚熟區推廣。
39.晉雜34號: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粱研究所育成,2013年通過認定,適宜在山西中晚熟區推廣。
40.晉糯3號: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粱研究所育成,2017年通過國家登記,適宜在山西春播中晚熟區推廣。
(七)燕麥
41.品燕2號: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農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育成,2012年通過認定,適宜在山西燕麥產區的旱平地、旱坡地推廣。
42.品燕4號: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農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育成,2015年通過認定,適宜在山西燕麥產區的旱平地、旱坡地推廣。
43.晉燕20號: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寒區作物研究所,2015年通過認定,適宜在山西燕麥(裸燕麥)產區水肥條件較好的區域推廣。
(八)蕎麥
44.晉蕎麥(甜)7號:山西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育成,2015年通過認定,適宜在山西省甜蕎麥產區推廣。
45.晉蕎麥(苦)2號:2010年通過鑒定,適宜在山西大同、太原等苦蕎麥產區推廣。
二、畜禽
(一)引進品種
豬
46.丹系大白豬:又稱丹系大約克夏豬(原產于英國),是引進我國時間很長的瘦肉型豬種,種豬全身白色,耳向前挺立。生長快,飼料利用率高,產仔較多,胴體瘦肉率高,但對飼料營養及飼養管理要求較高。適宜在全省各地區飼養推廣。
47.丹系長白豬:是引進我國時間很長的瘦肉型豬種,種豬全身被毛白色,耳長大前傾,覆蓋面部。嘴直而較長,頭清秀,胸部不夠開闊,體軀長。產仔數較多,生長發育較快,省飼料,胴體瘦肉率高,但抗逆性差,對飼料營養要求較高。適宜在全省各地區飼養推廣。
48.法系大白豬:種豬體格大,體型均勻,耳直立,鼻直,顏面略凹,四肢較長,被毛白色,后軀豐滿。生長速度快,飼料利用率高,產仔較多,胴體瘦肉率較高。適宜在全省各地區飼養推廣。
49.法系長白豬:種豬全身被毛白色,耳長大前傾,體型寬大、結實,是大體型種豬。生長發育快,飼料利用率高,產仔較多,胴體瘦肉率高。適宜在全省各地區飼養推廣。
50.美系杜洛克:身軀較高,肌肉發達,毛色金紅或磚紅色,顏面稍凹、嘴筒短直,耳中等大小,向前傾,耳尖稍彎曲,胸寬深,背腰略呈拱形,腹線平直,四肢強健。具有生長發育快、飼料報酬高、適應性好、易飼養管理、瘦肉率高幾大特點,在生產商品豬的雜交體系中適合做終端父本。適宜在全省各地區飼養推廣。
蛋雞
51.海蘭褐:是美國海蘭國際公司培育而成的蛋雞品種。具有產蛋多、飼料報酬高、抗病性好、適應性強等特點。適宜在全省范圍飼養推廣。
52.羅曼褐:是德國羅曼集團公司培育的蛋雞品種。具有產蛋多、蛋重大、飼料轉化率高等特點。適宜在全省范圍飼養推廣。
53.京紅1號:是北京市華都峪口禽業有限公司培育而成的蛋雞品種,2009年通過國家審定。具有開產早,抗病強,適應粗放的飼養環境等特點。
肉雞
54.科寶500:原產于美國,由美國COBB公司培育,在歐洲、中東及遠東的一些地區均有飼養。具有體型大,胸深背闊,全身白羽,雞頭大小適中,單冠直立,虹彩橙黃,腳高而粗等特點。適宜在全省規模養殖場飼養推廣。
55.AA+: 是美國愛拔益加種雞公司培育而成的肉雞品種。
具有生長速度快,耗料少,耐粗飼,適應性好,抗病力強,肉質細嫩,腳短,胸寬,白羽,黃喙,黃腳,黃皮膚等特點。商品代肉仔雞7周齡體重達2.57公斤以上。適宜在全省規模養殖場飼養推廣。
56.羅斯308:是英國羅斯育種公司培育的白羽肉雞品種。具有成活率高、體質健壯,增重速度快,出肉率高和飼料轉化率高等特點。適宜在全省規模養殖場飼養推廣。
肉牛
57.西門塔爾牛: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由于培育方向不同,形成了肉用、乳用、乳肉兼用等類型。其毛色為黃白花或紅白花。頭、胸、腹部和尾帚多為白色,肩部和腰部有條狀白毛片。西門塔爾牛適應性強、耐粗飼,適宜放牧,不僅具有良好的肉牛、乳用特性,而且挽力大、役用性能好,適于在多種不同地貌和生態環境地區飼養。適宜在我省各地區飼養推廣。
58.利木贊牛:也稱利木辛牛,原產于法國的大型肉牛品種。毛色多為一致的黃褐色,大多有角,角為白色。利木贊牛具有體格大、體軀長、結構好、較早熟、瘦肉多、性情溫馴、生長補償能力強等特點。作為父本雜交本地黃牛,改良效果好,其雜交牛生長速度、育肥、屠宰性能等方面優勢明顯。適宜在我省各地區飼養推廣。
59.安格斯:產于英國的小型肉牛品種。以被毛黑色和無角為重要特征。全身肌肉豐滿,皮膚松軟,被毛光亮。安格斯牛具有體質結實、抗病力強、適應性和繁殖力強、遺傳性穩定、后軀產肉量高、眼肌面積大、泌乳性能好等優點,與地方黃牛雜交,可以形成各地區的配套生產體系,提高產肉性能和肉的品質,提高經濟效益。適宜在我省各地區飼養推廣。
60.夏洛來牛,原產于法國的大型肉用牛品種。被毛為白色或乳白色,體格大,結實,耐寒,抗熱,適于放牧飼養。夏洛來牛生長速度快,瘦肉產量高,眼肌面積大,在改良我國黃牛生長速度慢、體格小等方面具有較大優勢。適宜在我省各地區飼養推廣。
奶牛
61.荷斯坦:原產于荷蘭。毛色以黑白花為主,體型高大,結構勻稱。荷斯坦牛是全世界存欄數量最多的奶牛專用品種,其突出的特點是風土馴化能力強、性情溫馴、飼料轉化率高,平均產奶量居各奶牛品種之冠。但其耐熱性較差,適合在我國的三北地區飼養。我國引用荷斯坦牛改良黃牛有明顯效果,一般雜種后代不僅體格增大、體形改善,經進雜交三代后體形已近似荷斯坦牛品種,產奶量大幅提高。適宜在我省各地區飼養推廣。
羊
62.杜泊羊:原產于南非。分為黑頭白體軀和白頭白體軀兩個品系。杜泊羊食性廣、耐粗飼、抗病力較強,能廣泛適應多種氣候條件和生態環境,并能隨氣候變化自動脫毛,是生產高檔羊肉和育肥羔羊的理想品種。與我國地方綿羊品種雜交,一代雜種增重速度較快、產肉性明顯提高,可作為生產優質肥羔的終端父本和培育肉羊新品種的育種素材。適宜在全省范圍內飼養推廣。
63.薩福克:原產于英國。屬肉毛兼用品種,是目前世界體格、體重最大的肉用品種。生長發育快,早熟。放牧舍飼適應性好,胴體瘦肉率高,是生產大胴體和優質羔羊肉的理想品種,可作為肉羔的的終端父本品種。體軀主要部位被毛為白色,偶爾可發現有少量的有色纖維,頭和四肢為黑色。其雜交改良效果明顯,全年以放牧為主。但因雜交羔羊花羔率高,毛色較雜,不適合于在以產毛為主的細毛羊產區推廣。
64.特克賽爾:原產于荷蘭,屬肉毛兼用品種。生長發育快,早熟,母羊泌乳性能良好。頭大小適中,頸中等長而粗,體格大,胸圓,耆甲平,但也有略微凸起的個體,背腰平直而寬,肌肉豐滿,后軀發育良好。適宜寒冷地區飼養,是生產優肉羊的理想終端父本品種。放牧舍飼效果好,尤其對北方寒冷地區有良好的適應性。適宜在我省各地區飼養推廣。
兔
65.青紫藍兔:由噶倫兔分別與喜瑪拉雅兔和藍色貝韋倫兔雜交,選育成以皮肉兼用的品種。主要表現在肉骨比、凈肉率較高,細嫩度較好,皮板厚實,被毛色型奇特,對我國自然氣候環境及農村比較粗放的飼養條件適應性較強等特點。青紫藍兔是世界知名的皮肉兼用品種,毛色遺傳性能穩定并具有較高的商品價值,適宜在我省各地區飼養推廣。
66.力克斯兔:主要采用近親繁育和品系間雜交,商品用種大多是由育種協會或遺傳學家以不同的品種、品系組合成的合成系或雜交種,但在體型、毛色、被毛長度、密度、板皮品質等方面,具有相對一致的性能特征。力克斯兔是世界名貴的裘皮用兔種,屬中型品種。在國內因其被毛狀與毛皮動物水獺相似而稱為獺兔。力克斯兔皮裘用性能好,經濟價值高,但不耐粗飼,對飼養管理條件要求較高,適宜在我省有一定飼養基礎的地區飼養推廣。
蜂
67.意大利蜂。原產于意大利的亞平寧半島,是典型的地中海型氣候和生態環境的產物,飼養范圍早已遠遠超出了原產地,成為普遍歡迎的世界性品種。生育力強,分蜂性弱,易維持大群。對大宗蜜源的采集力強,但對零星蜜粉源的利用能力較差,對花粉的采集量大。性情溫馴,不怕光,開箱檢查時很安靜。抗病力較弱,易感染美幼病、麻痹病、孢子病、白惡病及螨害。抗巢蟲的能力較強。實踐證明,意蜂是蜜漿、花粉、蜂膠兼產型的理想品種。適合在我省平川或有大宗連片蜜源區養殖。
(二)培育品種
晉汾白豬、晉嵐絨山羊
68.晉汾白豬:由馬身豬、太湖豬(二花臉)、長白豬、大白豬經雜交合成和繼代選育而成的瘦肉型豬新品種。具有適應性強、抗病力強、繁殖力高、肉質鮮美等特點。2014年通過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的審定。適宜在我省各地區飼養推廣。
69.晉嵐絨山羊:晉嵐絨山羊是以呂梁黑山羊(青背山羊類群)為母本,遼寧絨山羊為父本,采用雜交育種方法培育而成的一個絨肉兼用型新品種。2012年通過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的審定。適宜在絨山羊生產區,特別是我省呂梁山區及其周邊市縣推廣。
(三)地方品種
晉南牛、廣靈驢、邊雞、太行山羊、北方中蜂
70.晉南牛:屬役肉兼用型黃牛地方品種,是全國五大地方黃牛品種之一,2014年列入《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主要分布于運城、臨汾兩市,以永濟、臨猗、萬榮、河津、稷山為中心產區。晉南牛體型高大,骨骼粗壯,肌肉發達,前軀和中軀發育較好,具有良好的肉用發展潛力。耐熱、耐勞、耐苦、耐粗飼,具有良好的役用性能。晉南牛肌肉豐滿,肉質細嫩,成年牛日增重851g。適宜在我省的運城、臨汾等市飼養推廣。
71.廣靈驢:又名廣靈畫眉驢,全身被毛黑白混生,并具有五白特征的,又稱青畫眉,屬大型役肉兼用地方品種,2014年列入《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產于山西省廣靈、靈丘兩縣,分布于廣靈、靈丘兩縣周圍的邊緣地區。廣靈驢體大力強、骨骼粗壯、肌肉豐滿、性情溫馴、合群性好、耐粗飼、遺傳性好,抗病能力強,全年很少發病。適宜在我省各地區飼養推廣。
72.邊雞:邊雞,又稱右玉雞,屬肉蛋兼用型地方品種,2014年列入《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原產地及中心產區為內蒙古的涼城縣、卓資縣和山西省的右玉縣。邊雞是一個適合高原丘陵寒冷地區飼養的優良品種,具有體型大、蛋大、蛋肉品質好、耐粗放飼養、生活力強、抗寒和抗病力強等特點。邊雞全身羽毛蓬松,體軀深寬,前胸發達,頭尾上翹,呈元寶狀。頭小,冠矮。單冠居多,間有少量的草莓冠、豌豆冠,呈紅色。皮膚呈淡黃色。公雞羽色主要為紅黑或黃黑色,部分個體具有特殊的軟尾。母雞羽色較雜,有白、灰、黑、淺黃、麻黃、紅灰等色。適宜在我省各地區飼養推廣。
73.太行山羊:又稱黎城大青羊、武安山羊、太行黑山羊,屬肉絨兼用型品種。太行山羊被毛多呈黑色,少數為青色、雪青色、灰白色和雜色等。外層被毛粗硬而長,內層絨毛紫色。2014年列入《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主要分布于太行山區山西省榆社、武鄉、沁源、平順、壺關等縣,河北省阜平、平山、臨城、內丘、邢臺、涉縣磁縣等縣,以及河南省淋州等市、縣。太行山羊行動靈活敏捷,耐粗飼,易管理,對當地氣候干燥、石山陡坡、植被稀疏、水源短缺的自然環境適應性很強;其肉質細嫩、膻味輕、口感好,蛋白質含量高、膽固醇含量低;所產紫絨細長,伸度和彈性好。適宜在我省各地區飼養推廣。
74.北方中蜂:又稱中華蜜蜂,是我國唯一的地方優良蜂種,被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2016年4月陵川縣被省農業廳批準為“省級中蜂保護區”,當前在我省陵川、陽城等縣的山區飼養量較大。中蜂抗寒能力強,嗅覺靈敏、善于利用零星蜜粉源、飼料消耗少,在采集季節早出晚歸,日采集時間比西蜂長2-3小時。適宜在我省山區養殖。
附件2
2019年農業生產重點推廣的主推技術
一、糧油類
1、玉米膜側播種藝機一體化技術
技術概述:該技術集成了以地膜平鋪、膜側播種為關鍵技術,實現了農機農藝有機結合。可以有效解決鋪膜種植中作業效率低、出苗整齊度差、人工放苗投工大、玉米易早衰、白色污染嚴重等問題,提高降雨利用及地膜易于回收。
適宜區域:年降雨量≥400mm、春旱發生頻率較高地區。
依托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
2、玉米高氮緩釋專用肥一次性施肥技術
技術概述:該技術以綠色、增產、提質、增效、節肥、節水、輕簡化為發展目標,選擇適宜農機,實施肥料全根層施用,同時實現覆膜、播種、施肥一次性完成,實現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
適宜區域:全省玉米種植區。
技術依托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
3、小麥寬窄行探墑溝播技術
技術概述:該技術農藝農機融合,采用專用溝播機播種,一次完成滅茬、開溝、播種、施肥、覆土、鎮壓等多道農藝工序,達到集中施肥、土實種勻、一播全苗、節本增效等效果。解決了旱地小麥或少雨干旱年份小麥播種出苗不好、失墑跑墑嚴重等問題。
適宜區域:我省旱地、擴澆地麥田區。
技術依托單位:山西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
4、旱地小麥三提前蓄水保墑增產技術
技術概述:該技術是針對目前旱地小麥生產上存在的干旱缺水等問題,以降雨資源周年調控、土壤水分跨季節利用為抓手,協調土、肥、水、根、苗五大關系。前茬小麥收獲后,提前田間撒施生物有機肥、提前深翻土壤、立秋后提前耙耱收墑,達到水肥資源高效利用和小麥穩產高產目的的一項綜合技術。
適宜區域:一年一作黃土高原旱地麥區。
技術依托單位:山西農業大學
5、谷子地膜覆蓋(滲水膜)機械化穴播技術
技術概述:該技術使用地膜覆蓋可起到增溫保墑作用,主要解決谷子間苗費工問題,提高田間管理效率,實現省工省時、增產增收。播種要求嚴格輪作倒茬,適時整地,增施肥料;因地制宜選用大穗、增產潛力大、抗倒伏性強的優良品種。
適宜地區:我省晉西北地區、太行山北部、呂梁山谷子主產區。
依托單位:山西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
6、谷子病蟲綠色防控技術
技術概述:該技術采取以農業措施為基礎,種子處理為重點,化學、生物和物理措施為補充的綜合防控策略,病蟲重發田通過科學選藥,精準施藥,實現農藥減量控害,提高谷子產量和品質。
適宜區域:全省谷子生產區。
依托單位:山西省植保植檢總站
7、釀造專用高粱全程機械化高產栽培技術
技術概述:該技術針對專用高粱生產中間苗勞動強度大、收獲機械化程度低、綜合種植效益偏低等問題,從整地、精量施肥播種、病蟲草害綜合防控、機械化聯合收獲四個關鍵環節,實現了農機農藝結合、良種良法配套,降低高粱種植勞動強度,提高種植綜合效益,保障釀造專用高粱規模化、標準化生產,提高生產水平。
適宜區域:全省高粱種植區。
技術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粱研究所。
8、燕麥“兩深一淺”抗旱栽培技術
技術概述:該技術的關鍵在于秋季耕地時,深耕20cm~25cm,同步進行底肥深施,春季播種時,探墑淺播2cm~4cm,并及時進行鎮壓耙磨。選用適宜當地生產條件的抗旱燕麥品種,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的地塊,秋深耕蓄墑,秋深施底肥。
適宜區域:我省燕麥主產區。
技術依托單位:山西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
9、蕎麥播種預處理(裝置)技術
技術概述:該技術主要是在蕎麥播種前對蕎麥種子進行預處理,通過對蕎麥種子的包衣處理可以減少種子用量、防病治蟲促進生長發育,增產增收,還可以減輕農民間苗用工,達到節資增收的效果。
適宜區域:北方蕎麥種植區
技術依托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粱研究所
10、晉西北旱地向日葵高產配套栽培技術
技術概述: 該技術采用先覆膜后播種。地膜使用可降解膜。播前用小四輪牽引機械覆膜,選用幅寬70 cm地膜,一膜蓋兩行。寬窄行播種,寬行行距80 cm,窄行行距50 cm,穴距40 cm,播后淺覆土,每穴2粒,或單雙粒隔穴播種。
適宜區域:我省晉西北旱地向日葵生產區。
技術依托單位:山西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
11、馬鈴薯滴灌栽培技術
技術概述:該技術通過可控管道系統供水,將加壓的水經過濾設施濾“清”后,和水溶性肥料充分融合,形成肥水溶液,進入輸水主管—支管—毛管,再由毛管上的滴水器均勻、定時、定量浸潤作物根系發育區,供根系吸收。
適宜區域:我省中西部干旱少雨有水源條件的地區。
技術依托單位:山西省農科院高寒區作物研究所。
二、果蔬類
12、果樹蜜蜂授粉與綠色防控集成應用技術
技術概述:該技術用于解決我省果樹(蘋果、梨樹)集約化種植,規模化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自然授粉昆蟲嚴重不足,人工授粉成本過高,而蜜蜂授粉技術受化學農藥濫用,尚未大面積推廣的問題。通過開展蜜蜂授粉和綠色防控集成應用技術,在有效減少了授粉投入的同時,降低了農藥使用量,提高了果品質量,實現了養蜂者與種植者互利共贏。
適宜區域:我省蘋果、梨主產區。
技術依托單位:山西省植保植檢總站
13、矮化蘋果標準化整形修剪技術
技術概述:針對山西省中南部新建立的矮化密植果園,從矮化砧木應用和相應樹形兩個方面提出適宜的矮化蘋果標準化整形修剪技術,促進增產增效。
適宜區域:我省中南部蘋果產區。
技術依托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現代農業研究中心,
14、玉露香梨提質增效綜合管理技術
技術概述:該技術是針對玉露香梨進入盛果期后普遍出現樹冠郁閉和果園郁閉問題,通過樹形改造、果園間伐減密、花果調控等技術措施的綜合應用,達到提質增效目的。
適宜區域:我省中南部玉露香梨丘陵產區。
技術依托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現代農業研究中心
15、設施蔬菜生產熊蜂授粉技術
技術概述:熊蜂是一類比蜜蜂體型更大的多食性的社會性昆蟲,可以通過授粉達到促進坐果的效果。該技術可提高番茄、甜瓜坐果率,提高產量,可以有效降低番茄空洞果率和畸型果率,提高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改善果實風味品質,節約外源激素使用。
適宜區域:全省各地。
技術依托單位:科伯特(北京)農業有限公司
16、塑料大棚甜椒西葫蘆輪作栽培技術
技術概述:一年兩茬,有順序地種植甜椒、西葫蘆。前茬甜椒,后茬西葫蘆。甜椒選用較耐低溫、耐貯運、高產、商品性好的品種。西葫蘆播種前,清潔田園,翻曬土壤。
適用區域:晉中、長治等設施蔬菜產區。
技術依托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
17、冷涼地區夏季食用菌高效栽培技術
技術概述:該技術充分利用冷涼地區夏季氣候冷涼、晝夜溫差大的得天獨厚的冷資源氣候優勢,對食用菌菌棒生產工藝、轉色調控和出菇大棚構造進行改良,篩選出適合冷涼地區反季節生產的優良品種。采用野生檸條對生產配方進行優化,生產出適合冷涼地區夏季食用菌高效栽培新配方。
適宜區域:全省冷涼地區食用菌反季節生產。
技術依托單位:山西省蔬菜產業管理站
三、中藥材類
18、道地中藥材有機旱作綜合配套技術
技術概述:該技術主要采用深耕起壟寬幅機械直播、機械采挖,施用有機肥,采取病蟲害綠色綜合防控技術。有利于蓄水保墑,能有效預防丘陵地區大雨沖擊,利于排水。可以減少用工,提高勞動效率。
適宜地區:全省干旱地區。
技術依托單位:山西省果業工作總站
19、連翹豐產栽培管理技術
技術概述:在灌木林地和荒山荒坡采用不同的野生撫育技術,選栽優質苗木,施用有機肥,合理整形修剪,促進連翹盡快定型投產,連年豐產,適時采收。
適宜地區:連翹種植地區。
技術依托單位:山西省果業工作總站
四、畜牧類
20、“豬呼吸道病綜合征”綜合防治技術
技術概述:豬呼吸道病綜合征是由病毒、細菌、支原體、寄生蟲及不良的環境和管理等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總稱,其主要特征為咳嗽、呼吸急促、眼鼻分泌物增多、發熱、厭食,豬只體重迅速下降。其危害是飼料轉化率降低、生長緩慢、治療費用增加、推遲上市、豬的質量下降、嚴重病例可導致死亡等嚴重經濟損失。該技術通過綜合防治,有效降低發病率,提高飼料轉化率。
適宜區域:全省各地。
技術依托單位:山西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
21、綿山羊人工授精技術。
技術概述:該技術可以改善精液保存技術,提高冷凍精液的受胎率。節省種公羊的購買和飼養費用,提高種公羊的利用效率,加快品種改良步伐和提高羊群整體質量,提高肉羊生產的經濟效益。
適宜區域:綿山羊飼養區。
技術依托單位:山西農業大學
22、池塘集約化高產健康養殖技術模式
技術概述:該技術通過采取養殖設施標準化改造、設備升級配套等措施,結合品種更新、優選投入品、新技術應用等的一種健康養殖技術模式。
適宜地區:全省水產養殖區。
依托單位:山西省水產技術推廣站
23、雞場生物安全控制技術
技術概述:該技術通過引種檢疫與疫病凈化等減少致病微生物,減少或避免由病原體引起的經濟損失,減少抗菌藥的使用,避免雞群免受微生物的侵襲,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適宜區域:全省范圍雞場的消毒。
技術依托單位:山西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和山西省畜牧獸醫研究所
24:全株玉米青貯制作技術
技術概述:通過提高全株玉米青貯質量和利用效率,減少奶牛日糧玉米使用量,合理控制豆粕添加量,能有效降低生產成本。
適宜區域:全省奶牛和肉牛養殖場。
技術依托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
25、草畜一體化生產管理技術。
技術概述:該技術通過糧-草-畜結構資源配置和生產模式的示范有利于區域性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有利于提高耕地質量、減少水土流失、改善養殖環境、提高草畜產品質量,有利于我國北方農牧交錯帶農業產業形成區域性的農牧結合、循環發展的合理種養結構,提高綜合經濟效益。
適宜區域:全省各地舍飼羊場。
技術依托單位:山西農業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