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這里栽培的西紅柿跟種在土壤里的不一樣,每一批畝產量可達7500公斤左右,單批產量比土壤里種的要高出30%,而且我們一年最多可培育3批,一畝沙土一年產出的西紅柿總產量可達2萬多公斤,按每公斤4元的批發價,畝產值可達8萬元,比傳統種植方式種出的西紅柿產量高出不少。”近日,浙江浦江五岳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三個合伙人說。
這個公司的西紅柿為何如此高產?三個合伙人潘超偉、楊彪、俞福衛異口同聲地說,他們的種植秘訣藏在西紅柿根部的一層沙子里。
西紅柿種在沙子里
近日,筆者在這家公司的基地看到,他們的西紅柿都是種在沙子里。俞福衛說,他們公司采用的是沙粒作基質的一種無土栽培技術。采用的沙粒是河沙,具有清潔、無污染、透氣性好、可反復使用等特點。
河沙里面的有機物質特別少,也沒有病殘體,所以病菌在里面不易滋生。沙子沒營養,對有些植物來說,是很大的障礙,沒想到用它種植西紅柿,缺點反而成了優點。據介紹,目前公司基地的河沙是從東陽采購的,平均一畝大棚僅沙子的成本就超過5萬元。
沙子沒營養,又保不住水,怎么讓西紅柿長好呢?針對沙子無營養的問題,技術人員介紹,他們在沙子中添加了沸石、鉀石等礦石,來滿足西紅柿生長所需的微量元素。沙子容易滲水,但它有一個過程。如果水是一滴一滴地滲下去,大部分水就可以被西紅柿的根系吸收,所以采用滴灌裝置就很容易解決。灌溉問題解決了,肥料的供應也就迎刃而解。在這種栽種模式中,西紅柿吃的是“流質”。據介紹,目前公司用于滴灌的是基地所在的仙華街道十里亭大店村經過發酵處理的生活污水,公司還在沙子下面鋪底膜,這些生活污水經過沙子和西紅柿的根系凈化后,其水質可以達到Ⅲ類以上,再通過收集裝置回收,可以向外排放,也可繼續作為灌溉用水使用。同時,為增加西紅柿根部的透氣性,沙層下面還鋪設了透氣管。
增產30%左右
據了解,該公司已在10畝大棚里投資150余萬元。三個合伙人之所以投資發展農業,是看中西紅柿既可當蔬菜,也可當水果。第一批試種的3畝西紅柿在去年10月采收完畢,主要用于贈送親友,目前正在生長的這一批已結果。
楊彪告訴筆者,為了充分掌握沙子栽培西紅柿技術,公司此前已小規模試種了3年,去年時機成熟,才擴大規模。他說,沙子栽培前期投入大,不過,河沙一次性鋪設后,可使用10年,只需要隨時補充即可。同時,沙子栽培模式降低了病蟲害的發生,施肥更精準,肥料吸收利用率更高,西紅柿長得也更好。傳統的無土栽培,西紅柿只能結5穗果,采用沙子栽培模式,能結7穗果,增產30%左右,一個兩畝的大棚,采用沙子栽培模式,年產量能達到40噸。
潘超偉說,應用沙子栽培管理的西紅柿,不僅種植管理成本降低了,而且西紅柿的顏色好、口感佳,品質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基地除了用沙子種西紅柿,還用沙子試種了黃瓜,同樣收成較好,目前正在試種茄子。他們計劃,下一步將繼續推廣沙子栽培面積,不斷調整種植思路,將沙子栽培模式試驗成適宜種植管理的實用技術,推進浦江蔬菜種植產業轉型升級。(倪燕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