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9月29日電(記者許舜達)在200多畝的展示面積里,包括連作晚秈稻、單季秈粳雜交稻、彩色稻在內的291個水稻新品種在田間集中亮相,參觀者只要輕輕一掃展示標牌上的二維碼,就能夠全面了解該品種的相關信息……29日,2018浙江水稻新品種大會暨中國農民豐收節慶祝活動在浙江嵊州舉行。
據了解,為加快優質綠色水稻新品種推廣,并慶祝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本次水稻新品種大會匯集了省內外最新育成的291個水稻新品種,類型多、品質優、抗性好,代表了目前全國乃至全世界水稻育種的尖端水平。
據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程式華介紹,浙江歷來高度水稻新品種選育工作,1988年以來,浙江先后設立8812、9410、0406等農業科研育種專項,全省先后育成了中浙優系列、甬優系列、秀水系列等水稻新品種500余個。
今年5月,浙江自主育成的秈粳雜交水稻新品種嘉豐優2號還獲得了全國優質稻(秈)十大金獎品種之一
“這些新品種為浙江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科技強農打下了扎實基礎。”浙江省農業廳副廳長唐冬壽表示,根據水稻品種結構優化和供給側結構性調整的需要,本次水稻新品種大會在征集參展品種時,更加注重品種的米質、口感和抗病性等優質綠色指標。
為加快科研成果落地,現場還進行了“之江論稻”專家論壇、新品種新技術推介交流等活動。同時,相關科研院所和企業還舉行了水稻品種轉讓與合作簽約儀式。
據統計,2017—2018年浙江全省水稻新品種成果轉讓27項、轉讓金額2620萬元;浙江自主育成的常規早稻和晚稻品種推廣面積占全國約12%、雜交水稻占比6%。
據了解,11月底—12月初,浙江還將對此次展示的一些水稻品種進行食味品鑒,評選出10個2018浙江“好味稻”品種。
唐冬壽說,這樣的活動為廣大農民朋友提供了更多更優的水稻好品種,將加快最新科研成果的落地,從而促進水稻種植品種結構優化,更好地滿足廣大城鄉居民美好生活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