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時節,碩果累累。在中國首個農民豐收節來臨之際,9月19-20日,由中國種子協會大豆分會、嘉祥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18中國大豆種業高峰論壇在山東嘉祥成功舉辦。

本次論壇以“發展大豆綠色種植,促進產業健康發展”為主題。旨在加強中國大豆種業同仁交流,應對中美貿易摩擦對大豆產業造成的影響,促進中國大豆產業興旺,為全國大豆產業持續快速發展建言獻策,打造全國大豆及相關產業共享信息、共謀發展的平臺。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大豆改良中心蓋鈞鎰、中國種子協會顧問組組長李立秋,中國大豆產業協會原常務副會長、著名大豆產業專家劉登高、山東省農業廳副廳長褚瑞云,農業農村部谷物檢測中心主任、中國農科院作物所研究員王步軍,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品種創新處副處長厲建萌、全國農技服務中心糧食處副處長湯松,山東省種子管理總站站長蔣慶功、山東省農業廳種植業處處長楊武杰、國家食用豆產業體系著名專家王麗俠、山東省種子管理總站種業發展科科長王桂娥等領導和專家,來自各農業科研單位和大豆分會理事單位、會員代表、媒體代表、大豆種植高產狀元及獲獎人員近400人參加了會議。
濟寧市政府副市長任慶虎、濟寧市農業局長張洪雷、嘉祥縣政府縣長朱瑞顯、縣委副書記鐘稱生、縣委常委池方、農業局局長孫善坤、山東圣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種子協會大豆分會會長王書平等領導參加論壇。


論壇由中國種子協會大豆分會副會長、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副院長趙晉銘主持
嘉祥人民政府縣長朱瑞顯、山東省農業廳副廳長褚瑞云和中國種子協會專家顧問組組長李立秋分別致辭。

嘉祥縣人民政府縣長朱瑞顯
朱縣長在致辭中說:我縣光熱資源、地理條件適宜大豆種子良繁。在圣豐種業的帶動下,嘉祥縣成為黃淮海大豆良種供應中心。

山東省農業廳副廳長褚瑞云
褚廳長指出:省農業廳已把登海玉米、圣豐大豆、華盛蔬菜列為山東省打造的種子名牌。

中國種子協會顧問組組長李立秋
中國種子協會顧問組組長李立秋在講話中,希望大豆科研專家們團結攻關,多出高產良種;提高單產,增加總產是大豆業界同仁永恒的課題。希望企業家們進一步加強科企合作,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企業對專家要敢于放權,舍得給錢,最好的方式是讓專家參股。希望大家推進兼并重組,中小企業要“靠大樹”,同區域同類企業應聯合。希望企業之間加強合作,共同維護市場秩序,打擊侵權套牌,保護知識產權,要講誠信,打擊害群之馬,防止競相漲價或降價等搗亂行為。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大豆改良中心主任蓋鈞鎰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大豆改良中心蓋鈞鎰以《發展我國綠色大豆產業》做了專題報告。報告從中美貿易戰對中國農業(大豆)產業的體系談起,深入淺出地談了我國大豆產業攻關總體目標、中國特色的大豆種業體系、大豆綠色種業體系建設以及我國大豆種業有待加快發展步伐等問題,并對我國綠色大豆產業提出了期望,指明了方向。

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品種創新處副處長厲建萌
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品種創新處厲建萌副處長做了《發展現代種業建設新時代種業強國》的報告。報告從使命何來、方位何居、成效顯著、目標何在、路在腳下五個部分,闡述了我國種業發展的歷史、現狀、成績、目標和途徑。

中國大豆產業協會原常務副會長劉登高
中國大豆產業協會原常務副會長劉登高做了《中國貿易抗戰與大豆戰略》的報告,深入地分析了大豆作為中美敏感市場的原因以及中國大豆的全球戰略。

國家大豆產業體系崗位專家、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司偉
國家大豆產業體系崗位專家、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司偉向與會人員分享了《大豆產業;生產、市場與政策》的報告。

農業農村部谷物檢測中心主任王步軍
農業農村部谷物檢測中心主任、中國農科院作物所研究員王步軍則從專業的角度向大家分享了《大豆貿易形勢及國內外大豆品質比較分析》的內容。

國家食用大豆產業體系崗位專家王麗俠博士
國家食用大豆產業體系崗位專家王麗俠博士做了《中國食用豆產業現狀與發展趨勢》的報告分析了我國食用豆對保障農業發展的重要意義以及食用豆發展潛力。


中國種子協會大豆分會會長王書平為高產狀元頒獎
會上,中國種子協會大豆分會會長王書平為中國農民豐收節大豆高產狀元汶上縣孫逢軍頒獎。


觀摩現場

中國種子協會顧問組組長李立秋與與會客商親切交談
當日下午,與會代表和嘉賓來到圣豐科研基地"農業部大豆苗頭品種展示田”,在科研人員的講解下,觀摩120多個大豆新品種的良好表現。
2018中國大豆種業高峰論壇是在深入推進新舊動能轉化、相關政策利好國內大豆產業發展的大背景下,中國種子協會大豆分會新成立后舉辦的一次重要峰會。在各級政府領導及業界同仁的支持下論壇取得了圓滿成功,將對中國大豆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