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戶端9月6日訊(記者 王為薇 歐陽伶亞 范博洋 圖 范遠志)今天,第一屆長沙種業硅谷峰會暨種業創新成果博覽會開幕式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峰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總書記對湖南作出的“三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以體制改革和科技創新為動力,以資本為紐帶,聚集種業優勢資源,建立協同創新機制,推進種業自主創新,建成“立足湖南、面向全國、輻射全球”的國際一流的“中國種業硅谷”,振興民族種業,保障糧食安全,建設種業強國。
湖南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胡衡華,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官春云、印遇龍、鄒學校,中國種子協會副會長、秘書長蔣協新,科技部農村司副司長蔣丹平,湖南省農業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省農科院黨委書記柏連陽,湖南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傅愛軍,湖南省科學技術廳副巡視員劉鐵兵,長沙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夏建平,長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中,芙蓉區委書記于新凡,芙蓉區委副書記、區長周春暉等出席并參加巡館。
開幕式由長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中主持。他表示,長沙將為參會代表提供優質服務,搭建合作平臺,并希望通過本屆高端峰會及博覽會,將隆平高科技園打造成種業創新高地、人才聚集洼地,建設國際一流的產學研基地,加快建設“中國種業硅谷”。
本屆峰會主題為“創新種業 智種未來——建設中國種業硅谷”,旨在推動種業前沿技術創新發展,探索生物育種新模式、智慧種業新路徑,提升“中國種業硅谷”的品牌效應。
峰會現場發布了《中國種業硅谷(長沙)發展規劃(2018-2025年)》和建設“中國種業硅谷”政策10條(具體內容附后)。規劃明確,以芙蓉區隆平高科技園為核心區域,加快建設“中國種業硅谷”,努力把園區建成國家生物種業創新策源地、高端種業人才集聚區、現代種業企業的孵化區、現代種業產業集群發展引領區、種業體制機制創新先行區。
據悉,第一屆長沙種業硅谷峰會暨種業創新成果博覽會現場簽約項目共10個,總投資額達27.5億元。簽約項目包括隆平高科技園新引進重點農業項目6個,涉及智慧農業遙感技術研發應用、土壤污染修復、節水抗旱稻研究、有機認證平臺、農業技術孵化平臺等領域;企業合作項目4個,包括水稻新品種合作研發、特種紅米新品種合作開發、試驗基地共建等項目。
本屆峰會共吸引數百名國內外種業專家、行業能手聚集長沙,一大批國內外生物育種企業、研發機構集體亮相。同時,峰會還結合“展會+田間”的形式,將國內外種業創新成果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和瀏陽市北盛鎮環園村分室內、室外兩個展示區域進行展示,展出近百家企業的600多個品種。還設置種業科普互動區,不少市民帶著孩子到現場參與互動,學習種業知識。
“以隆平高科技園為核心區域,立足湖南,面向全國,輻射全球。”芙蓉區委副書記、隆平高科技園黨工委書記卓精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種業硅谷(長沙)發展規劃,涵蓋農作物、畜禽水產、林果花卉、微生物等四大種業領域,以水稻、油菜、辣椒、油茶、茶葉、生豬、淡水魚等為重點,建設種業研發、生產加工、交易交流、會展培訓等種業全產業鏈。
去年,長沙市將基因技術產業鏈納入22個新興優勢產業鏈行動計劃,并將基因技術產業鏈辦公室設在隆平高科技園。園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繆晨光表示,建設“中國種業硅谷”,重點是打造“一園、一區、多基地”的空間布局。“一園”指隆平高科技園核心園區,“一區”指現代農業示范區,“多基地”指各類育種基地和(繁)制種基地。
據悉,本屆峰會及博覽會是由湖南省農業委員會、湖南省科學技術廳、長沙市人民政府主辦,長沙市農業委員會、芙蓉區人民政府、瀏陽市人民政府、隆平高科技園管委會承辦,湖南省種子協會、湖南科技報社、長沙廣電新聞中心、長沙生物育種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協辦,出席峰會代表共計1500余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