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9日,廣南縣種子管理站對位于舊莫鄉板茂村委會法茂壩子羅家云農戶承包田內的常規秈稻品種區域試驗進行觀察記載,為試驗順利完成作好痕跡跟蹤管理。
為鑒定新育成或引進的常規秈稻品種(系)的在中海撥地區的適應性、豐產性、抗逆性和品質等特征特性,同時也為參試品種(系)在云南省審定和推廣提供科學依據,廣南縣種子管理站積極開展了由省種子站安排的2018年常規秈稻品種區域試驗。試驗點海撥1140米,東經104°55ˊ20〞,北緯24°0ˊ24〞,前茬為油菜,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參試品種(系)共9個,其中,續試品種(系)3個:文稻21號、文稻22號、八寶谷10號;新參試品種(系)5個:PP23、八寶谷11號、文稻23號、文稻24號、文稻25號,以紅香軟7號為對照。試驗于4月26日播種,5月30日移栽,采取隨機區組排列,設3次重復,每個小區面積13.3平方米(0.02畝),共27個小區,小區間距離0.3米,重復間距離0.4米,實行分墑栽插,每叢留2株,株行距5×6寸,密度為每畝20800叢。按當地一般水平進行施肥管理,其中,小秧采取濕潤育秧,畝施農家肥800公斤、水稻專用復合肥40公斤作底肥,播種后26天,畝施15公斤尿素作追肥;大田移栽3犁3耙,畝施葉林牌有機肥4公斤、水稻專用復合肥40公斤、普鈣25公斤、碳銨20公斤作底肥,栽后7天,用除草劑“野老”拌細土撒施進行化除。
目前,該區試已進入分蘗期,各品種長勢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