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京郊主要農作物生產現狀及發展態勢
(一)糧菜面積穩中有增
據北京市種子管理系統統計,2008年全市小麥、玉米、大豆、西瓜、大白菜等五類主要農作物種植面積繼續增加,達到454.5萬畝,比上年增加24.2萬畝,增加幅度為5.6%。
大田作物種植面積達到428.8萬畝,比上年增加23.6萬畝,增加幅度為5.8%,其中小麥種植面積95.6萬畝,增加6.4%,玉米種植面積319.2萬畝,增加5.9%,大豆種植面積14萬畝,增加0.4%。隨著我市生態農業的發展,近幾年越冬作物冬小麥種植面積不斷回升,促使下茬作物夏播玉米、夏播大豆種植面積隨之增加,2008年夏播玉米面積比上年增加45.1%,夏播大豆面積比上年增加4.7%。
在瓜、菜生產上,西瓜、大白菜主要瓜菜作物種植面積比上年略有增長,其中西瓜面積比上年增加了1500畝(增幅1.2%),大白菜增加了4600畝(增幅3.5%)。2008年我市新建日光溫室等蔬菜保護地3萬畝,今后幾年內我市的保護地面積將繼續發展,這將有力推動我市設施蔬菜和觀光采摘等產業發展,增加我市蔬菜的生產供應能力和水平,促進農民增收。
(二)品種布局多元化
近幾年,隨著都市農業的快速發展,我市選育(引進)、推廣的品種數量不斷增加、類型不斷豐富,優質小麥、鮮食玉米、高蛋白大豆、特色雜糧以及觀光采摘型蔬菜等一大批新品種迅速推廣,生產上品種呈現多元化格局。
從小麥品種布局上看,2008年仍以“京9428”、“煙優361”等優質品種為主,占據主導地位(優質品種占全市小麥總面積的68.8%,),“農大211”、“京9843”、“京冬8”、“中麥175”等豐產穩產型品種發揮搭配品種作用,“農大3432”、“農大3488”等節水型品種顯示出很好的發展勢頭。
從玉米品種布局上看,春播普通玉米主栽品種仍以“農大108”為主,品種退化趨勢明顯,而以“鄭單958”、“中單28”等品種作為搭配品種,增產潛力較大,但是發展速度緩慢。夏播主栽品種為“京單28”,主要搭配“紀元1號”、“京玉11”、“京科308”、“鄭單958”等品種。青貯玉米專用品種使用較少,主要是以普通玉米品種替代,全株收獲做青貯的較少,收獲籽粒后秸稈做飼料的較多。糯玉米“京科糯120”的主導地位明顯,甜玉米以“科甜120”為主。
其他作物品種多樣化,生產面積變化不大,但如高蛋白、高油以及特用大豆等品種占一定比例(近30%);適宜都市觀光采摘的如瓜類、果菜類、草莓、花卉等設施特色作物品種迅速增加。
(三)都市型生產發展趨勢明顯
我市圍繞都市農業發展,糧經作物以其不可代替的生態服務價值,種植面積將在現有基礎上保持穩定,發展品種將以豐產與優質、節水相結合,突出高效和生態;瓜菜面積在總體穩定的基礎上,將進一步增加設施蔬菜面積,安全、高效、精品、高檔、多樣化生產將成為未來京郊設施農業發展的主導方向。
二、2009年京郊主要農作物品種布局意見
(一)推廣優質、高產、節水品種,提高綜合效益
1.小麥
結合近幾年小麥生產及各品種試驗示范表現,今年小麥品種布局應在總體穩定的基礎上,因地制宜積極發展新品種。全市總體布局繼續以優質品種為主體,大力推廣節水品種,搭配種植豐產品種。優質麥加快推廣“煙農19”、“中優206”等新品種,“京9428”等老品種在繼續使用過程中注意提純復壯;高肥及中上等肥力地塊,除推廣“京冬8號”等老品種外,加大“京9843”、“農大211”、“中麥175”等豐產穩產型新品種的推廣力度;在水澆條件較差的地區,積極推廣“農大3432”、“中旱111”、“農大3488”等節水型品種。
2.玉米
普通玉米在京郊糧食供應和飼料原料供應中的地位仍占有重要地位。普通春播玉米品種在大面積種植“農大108”等穩產型品種的同時,應加大豐產型品種“鄭單958”的推廣力度,擴大示范“聯科96”等新品種。普通夏播玉米品種維持穩產型品種“京玉7號”、“京玉11”、“紀元1號”,適度示范“京單128”等新品種。
青貯玉米生產應大力推廣青貯專用型品種,改變以普通品種充當青貯品種使用的現狀。春播種植重點推廣“北農青貯208”、“京科青貯516”;夏播種植推廣“北農青貯303”。糯玉米生產推薦種植高產型品種“京科糯120”、優質型品種“中糯1號”、“斯達22”。甜玉米生產推薦種植鮮食型品種“京科甜183”、“奧甜8210”、加工型品種“科甜120”、“農大甜單10號”等。
3.大豆
在推廣高產、穩產大豆新品種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各類專用品種的推廣力度。春播大豆推廣“中黃13號”、“鐵豐31”、“京黃3號”、“中黃38”等品種,夏播大豆推廣“科豐14”、“中黃35(高油品種)”及“京黃一號(高蛋白品種)”、“科新3號”等品種。對于“中黃30”、“中黃45”、“中黃46”等苗頭品種,加大展示示范力度。此外,根據市場需求,適當發展菜用大豆品種“臺75”和“科豐17”。
(二)發展名特優新蔬菜品種,做大做強蔬菜產業
作為京郊農業主導產業之一的蔬菜產業,在穩定傳統蔬菜生產的同時,抓好特用蔬菜和出口蔬菜的發展,重點發展優質、高產、高效、有市場競爭力的蔬菜作物。近年來我市引進、篩選出一大批適宜國內、外市場需求的優質、高產、抗病品種,可選擇種植如下品種:
1.西瓜
西瓜產業在我市部分區縣已形成重要產業,近幾年發展較快,品種選用上以優質為主,以適應都市農業發展的需要。保護地小型禮品西瓜種植面積有所增加,特別是無籽小西瓜成為近年的熱點,在品種選擇上可選用“墨童”、“蜜童”等無籽小西瓜及“世農真美”、“京秀”等小型西瓜品種;早熟西瓜可選擇“京欣二號”、“京欣三號”等適宜露地或保護地早熟栽培的品種;種植中晚熟西瓜可選擇“暑寶”等高產、優質品種。
2.大白菜
大白菜為我市的傳統蔬菜,市場需求呈現多元化局面。在生產上應根據各區縣氣候及生產供應特點,選擇推廣春播、夏播、秋播和早、中、晚熟等類型品種。目前生產上種植的品種較多,但秋播仍以“北京新三號”為主栽品種,販菜以小雜系列品種為主,春播以“強勢”為主,出口類型以“秋綠60”品種為主。生產上在繼續選擇使用上述主要品種外,可加快“京秋新56號(秋早熟品種)”、“中白60(秋早熟品種)”、“京秋65號(秋中熟品種)”、“京秋75號(秋中熟品種)”、“金秋70(秋播中熟直筒型品種)”、“麗春(春播品種)”、“迷你星(春播小株型品種)”、“金鈴(春播小株型品種)”、“綠荷金(春播小株型品種)”等新品種的示范推廣速度。
3.設施蔬菜
近年來,隨著都市型現代農業的發展,我市積極推進設施農業建設,據有關部門統計,截至2007年底,本市設施農業占地面積27萬畝,2008年新建設施農業3萬畝,預計到2012年,全市設施農業面積達到35萬畝。隨著京郊設施蔬菜面積逐年增加,引進及推廣適宜設施種植新品種的力度隨之加大。
我站根據近幾年品種試驗示范結果,推薦部分設施瓜菜新品種:櫻桃番茄可選用“千禧”、“圣瑪麗203”、“京丹綠寶石”、“紅太陽”、“滬櫻5號”等品種;大果番茄可選用“百利”、“申粉998”、“中雜105”等品種;水果黃瓜可選用“鹿特丹”、“新綠佳”、“京研迷你二號”等品種;光皮甜瓜可選用“中蜜5號”、“京玉月亮”、“一特金”、“金蜜”等品種;網紋甜瓜可選用“翠蜜”、“阿魯斯早春晚秋”、“京玉5號”、“中蜜1號”等品種;南瓜可選用“京綠栗”、“京紅栗”、“北京甜栗”、“吉祥1號”等品種。
(三)推廣優質雜糧新品種,促進雜糧產業發展
近些年,隨著市民食品結構的變化,對各類雜糧的需求不斷增加,包裝精美的雜糧禮品盒成為饋贈的佳品,極大地促進了雜糧生產的回升。各區縣結合本區優勢主導產業,積極推廣雜糧新品種。甘薯除種植“遺薯138”、“紅心王”等老品種外,加快“密選1號”、“徐薯23”等豐產穩產品種的示范,加強“徐紫1號”、“京薯6號”、“京變”等特色甘薯品種的引進試種;花生可種植適應性比較強的“魯花11號”等品種;紅小豆可種植“京農5號”、“京農7號”等品種。
三、工作建議
(一)各區(縣)農業主管部門應結合本區優勢產業,根據全市農作物主導品種意見,因地制宜地制定當地品種布局計劃,堅持突出主栽骨干品種,合理搭配適宜品種,做到科學合理布局。
(二)各區(縣)種子管理部門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電視、廣播、報紙等),向廣大農民群眾宣傳推介優良品種,使農民群眾了解種源,了解種性,掌握種植技術。
(三)區縣種子管理部門根據本區縣具體情況,積極做好新品種引進、展示、示范工作,展示、示范田要有明顯標志牌,及時組織鄉鎮科技人員、農戶特別是種植大戶對展示、示范的品種進行現場觀摩,促進新品種的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