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議現場

勉縣農業信息中心與農資門店簽訂系統使用服務協議

會議現場

會議現場


陜西種業大數據平臺

陜西省種子監管平臺
1月23日,陜西省種子監管分析系統(試點)啟動上線,標志著我省農資監測分析實現了系統化、集成化、智能化發展,打破了農業生產“最初一公里”和農業技術指導“最后一公里”的服務瓶頸。
該系統是一個集農業投入品信息采集、分析、應用為一體的綜合性平臺,采取“農資監測+數據分析+技術幫扶”方式,實現了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4個方面跨行業、跨專業的監測分析。
據了解,該項目于2016年年底立項,經省農業廳市場信息處、省農業宣傳信息中心、省種子管理站多次調研,確定勉縣為陜西省種子監管分析系統平臺建設示范縣。項目采取省級搭建平臺,縣農業局、種子經銷商、種植農戶共同參與的形式,將種子監管部門和全縣所有種子經營門店全部納入信息化管理系統中,可分析監測種子生產、流通、銷售和價格數據,直觀反映縣域內種植產業布局與產區概況。
目前,該系統已在勉縣18個鎮、街道辦的99家農資門店運行,具體應用在玉米、小麥、水稻、油菜4類糧油作物的222個品種上,和3921戶農民建立了數據采集和技術服務關系,形成了種子經銷商備案、農戶檔案、種子信息、惠農信息、農資銷售5個監管數據庫。監管數據庫與陜西省農業信息監測分析平臺建立了數據接口,將逐步開展種子監管、播種面積、產量預測、成本價格等方面的匯總分析。
啟動儀式上,對試運行期間工作成效顯著的農資門店進行了表彰獎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