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播種子質量事關全年糧食豐收,為防范劣種下田,全省種子管理系統創新監管方式,實施種子質量周報制,有效保障了農業用種安全。
一、實施周報制度,掌握質量信息
8月中旬,省市縣種子管理機構三級聯動,通力協作,在全省啟動了秋播種子質量監控周報,截至10月下旬,統計報送信息10期,全省累計監控市場銷售的品種1871個(次)、種子批次2092個,扦取種子樣品1292個,常規檢測樣品1110個,合格率為99.6%。
二、再加工作措施,提升監控水平
一是細化分工,逐級落實。建立省市縣三級聯動,統防共治的監管機制,上下協同,落實責任,細化分工,監控市場種子質量。省級全面統籌實施和市級的督導,市級負責對直管市場的監控、轄區縣市的指導以及轄區監控信息的匯總分析,縣級負責轄區市場的監控。二是突出重點,有效監控。監控市場以小麥和油菜等作物的種子集中交易市場和基層種子門市部為主,重點是近年因經營不合格種子受到投訴舉報或被查處的企業及門店;監控品種以當前我省生產上的主栽品種、近三年種子質量監控和生產上反映過有問題的品種為主。三是及時檢測,提供依據。各地按照“逢進必查,逢查必檢”的原則,對扦取的種子樣品進行播種品質檢測,及時檢測凈度、水分、發芽率等常規質量指標,為加強種子質量監管提供技術依據。
三、強化源頭管理,防范劣種下田
秋播期間,對抽檢發現的質量不合格批次種子,及時通知相關種子企業、經銷商、門店立即停止銷售,限期追回已經銷售的不合格種子,封存未銷售的不合格種子批次。截至10月下旬,勸退不合格種子166.2萬公斤。通過早預警、早防范,切實保障了秋播用種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