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0日,河南省農科院在鄲城縣組織召開“甘薯病毒病防控及脫毒新品種示范”觀摩會,副院長衛文星出席會議。
在鄲城縣胡集鄉大于村,與會人員實地觀摩了由我院糧作所和植保所共同指導創建的甘薯病毒病防控與脫毒甘薯新品種高產高效示范基地,我院楊國紅研究員、張振臣研究員和天豫薯業技術負責人分別介紹了該示范基地采取的主要技術措施和實施效果,與會領導和專家對脫毒甘薯新品種“商薯19”和“鄭紅23”等表現出的高產穩產、健康無病、商品性突出的特點給予了充分肯定。與會人員還參觀了河南天豫薯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甘薯脫毒組培中心和粉條加工生產線。

由河南農大、商丘市農科院等單位有關專家組成的測產專家組對鄲城縣胡集鄉大于村的500畝脫毒“商薯19”、脫毒“鄭紅23”高產高效示范方進行了實地測產,結果顯示,通過采用以“種植健康種苗”為核心的病毒病防控策略,集成應用種植脫毒品種、深耕起壟、高剪苗、合理密植、及時控旺等田間管理技術,實行統一技術培訓、統一供應甘薯脫毒原種苗、統一土壤處理、統一田間管理等措施,脫毒“商薯19”百畝示范方畝產達3612.5公斤、脫毒“鄭紅23”夏薯畝產達2682.7公斤,在減少甘薯病毒病危害的同時平均畝增產500公斤以上,實現了甘薯的優質高產,在當地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
衛文星副院長在總結講話中指出,院直有關單位要進一步凝煉工作目標,聚焦特色產業發展中的重大技術需求,不斷增強成果示范推廣的針對性;進一步改進工作方式,強化多學科技術力量的聯合,為特色產業提供全鏈條技術支持;進一步總結經驗,探索農業技術成果快速應用的可復制、可推廣工作機制;進一步落實省財政廳資金管理的有關要求,強化過程監管和績效考評,不斷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省財政廳服務業處、我院有關處所、河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院和植物保護學院、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周口市農科院、商丘市農科院、鄲城縣政府及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和專家代表,河南天豫薯業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和鄲城縣胡集鄉甘薯種植戶代表參加了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