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關于大力發展生物科技,培育新興生物產業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為保障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促進農業轉基因技術發展、規范轉基因農產品進出口貿易秩序、維護公眾的知情權,我國建立健全了一整套適合國情并與國際接軌的法律法規和技術管理規程,涵蓋轉基因研究、試驗、生產、加工、經營、進口以及標識等各個環節,使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做到了有法可依。
《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以下簡稱《種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以下簡稱《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以下簡稱《食品安全法》)等法律對農業轉基因生物管理均做出了相應規定。《種子法》對轉基因植物品種選育、試驗、審定、推廣和標識等做出專門規定。《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屬于農業轉基因生物的農產品,應當按照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有關規定進行標識。《食品安全法》規定,生產經營轉基因食品應當按照規定顯著標示。
2001年,國務院頒布《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隨后,農業部發布安全評價、進口管理、標識管理、加工審批等4個配套規章,質檢總局發布進出境轉基因產品檢驗檢疫管理辦法。2016年,農業部修訂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管理辦法》。
我國農業轉基因法律法規在制定過程中,充分考慮了農業轉基因技術應用的安全性,對農業轉基因生物實行分等級分階段安全評價管理制度。按照農業轉基因生物對人類、動植物、微生物和生態環境的危險程度,農業轉基因生物分為Ⅰ、Ⅱ、Ⅲ、Ⅳ四個等級,《條例》規定從事Ⅲ、Ⅳ級農業轉基因生物研究的,應當在研究開始前向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否則將責令停止研究。按研發過程分5個階段進行評價,即實驗研究、中間試驗、環境釋放、生產性試驗和申請安全證書,任何一階段發現食用或環境安全性問題則立即終止研發。
正如你們在建議中提到的,“現有相關法律法規頒布時間較為久遠”的問題確實存在。《條例》出臺至今已有16年了,部分條款如執法主體權限設置、罰則等與目前的實際情況銜接不夠,對此我們正在會同有關部門積極研究,適時修訂。
我國建立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體系,依法對農業轉基因生物研究、試驗、生產、加工、經營、進口、標識等進行管理。
國務院建立了由農業部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2個部門組成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際聯席會議制度,負責研究和協調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重大問題。農業部設立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負責全國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的監督管理工作。另外,檢驗檢疫部門負責進出境轉基因產品的檢驗檢疫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依照食品安全法的有關規定,負責轉基因食品安全的監督管理工作。
2008年,在863計劃、973計劃和轉基因植物研究與產業化專項支持基礎上,國務院批準實施了我國農業領域唯一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專項。重大專項實施過程中十分重視創新人才的凝聚、培養、引進和使用以及創新團隊建設,在相關任務經費和特殊政策方面予以傾斜,形成了一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研發團隊,促進了我國轉基因研究的健康發展。
一方面,通過專項實施不斷凝聚、培養人才。2008年以來,專項匯聚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從事轉基因研究的主要優勢力量,直接參加研究骨干人員1300余名,參加專項研究并承擔任務的院士26人、“千人計劃”人才30人、長江學者28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2人。
另一方面,依托專項平臺大力引進人才。對于專項課題研究急需的人才,加強跟蹤關注,引進國內外拔尖人才,不斷吸納優秀青年研究人才加入研究團隊。2016年,專項從國外引進5名優秀領軍人才和3名列入“青年千人計劃”的青年海外學者,充實了研究力量。在實施期間,專項還對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創新團隊加大支持力度,并在重點課題立項中,對前期基礎好、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年輕科研人員進行了傾斜支持,在基因科技人才團隊建設方面提供了保障。
遵照習 近 平 總 書記關于轉基因“大膽研究、堅持自主創新,慎重推廣、做到確保安全”的重要指示,轉基因重大專項圍繞“搶占制高點、推進產業化、強化技術儲備”三大戰略扎實推進。
注重專項內上中下游課題之間有效銜接,開展成果驗證、多點鑒定、田間展示、成果對接、知識產權分析等工作,遴選生產上真正管用的重大產品,對具有產業化前景的轉基因產品的研發團隊給予重點支持。
著力構建動植物新品種培育、功能基因克隆驗證與規模化轉基因操作、生物安全評價、動植物新品種中試與產業化、條件能力建設等各領域課題協調推進的格局,建立起全鏈條的轉基因生物研發體系和生物安全管理體系。“十三五”期間,我們將持續加強農作物新品種研發力度,推進新型轉基因抗蟲棉、抗蟲玉米等重大產品的產業化進程。
在轉基因生物技術研發和成果應用方面,我們一直在加強產學研聯合創新機制建設,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鼓勵研發實力強、發展前景好的企業開展轉基因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
一是吸收企業參加轉基因重大專項課題,建立科教單位與企業聯合創新的實施機制,引導企業加大轉基因研發投入,目前專項支持的所有新品培育課題均有企業參加。
二是構建了由育繁推一體化企業牽頭,聯合轉基因研發、生物安全評價的優勢科教單位,上中下游一條龍、科企深度融合的商業化育種組織實施模式,夯實重大產品應用基礎。
三是促進承擔專項課題的科研單位、種子企業之間開展成果對接,對專項研發的重大基因、關鍵技術和重要轉化體進行成果推介,促進了專項成果的共享和轉化應用。
感謝對農業轉基因工作的關心,希望今后繼續對我部工作予以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