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民李士山在向記者展示他的玉米蕓豆套種田。
編者按:
在傳統印象里,一根玉米從播下種子到收獲棒子,就算完成了使命,即便是用來做飼料,也是要將玉米莖稈收割后再進行處理。不過近日記者在采訪時發現,一位農民用收獲后留在地里的玉米莖稈作為支架,讓下茬蕓豆茁壯生長。已經成熟的玉米,莖稈往往會干枯變細,而一旦玉米染病,又極有可能傳給下茬作物,那這位農民是如何將留在地里的玉米莖稈利用好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本報記者莫志超文/圖
七月,艷陽高照,正是農作物茁壯生長的好時節。每年這個時候,行走在黃淮海地區,往往會看到一排排的玉米苗挺立著,為秋日的豐收積蓄力量。黃淮海地區普遍為夏播玉米,而小麥玉米一年兩熟制,是黃淮海地區特有的種植模式。
不過近日,記者在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汶口鎮采訪時看到,除了此時常見的玉米苗,還有一大片玉米已經快要成熟了。“我種的這是春播玉米,玉米收獲后還可以‘站在’地里為下一茬蕓豆服務。”當地陳家石墻村村民李士山告訴記者。
老李為何不種夏播玉米而要選擇種春播玉米?他的玉米收獲后還能“站在”地里又是怎么一回事?帶著疑問,記者跟老李下到了他的地里。
春玉米套種蕓豆:后期的站稈能力是關鍵
走進老李的玉米田,記者發現,每顆玉米下面都冒出了蕓豆苗,并且蕓豆苗似乎很聽話地都緊挨著玉米莖稈。“我之所以這么種就是為了讓蕓豆順著玉米莖稈往上爬,這樣種既省錢又省工。”老李說道。
過去,老李曾單獨種植過幾年蕓豆,但是,每到給蕓豆搭架子的時候,老李就發愁得不得了,“每顆蕓豆苗都得搭架子,就我自己一個人照看地,一搭就得十天。”老李有40畝地,如果都種植蕓豆,則需要搭16排架子,每排都需要花掉600多根竹竿。他還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根竹竿3毛錢,40畝地就將近3000塊錢,都快趕上蕓豆收入的一半了。”
就這樣種了幾年,老李感覺不是辦法,于是他想到了玉米莖稈。“反正玉米莖稈也不好利用,高度正好適合用來做蕓豆的架子,我就開始嘗試在玉米下面套種蕓豆。”老李說。
春季種植玉米,等到7月初玉米生長得差不多了,再種下蕓豆。玉米收獲時,蕓豆的藤蔓攀附在玉米莖稈上,實現資源二次利用。“這樣一來,不僅蕓豆架子有了著落,玉米的作用還更大了。”作為當地為數不多的春播玉米種植戶,老李感受到了可喜的變化。
但是慢慢的,老李也發現了這樣種的問題。“玉米成熟的時候,莖稈往往都干癟了,很容易倒。”老李說。玉米后期的站稈能力弱,本來就是個普遍問題,況且老李利用的還是已經收完棒子的玉米,站稈能力無疑大打折扣。莖稈站不住,老李用莖稈做支架的“如意算盤”可能就要落空了。
不僅如此,玉米的抗病性也是讓老李糾結的問題。“以往種植的品種抗病性不好,不僅影響了玉米的產量,還把病菌傳給了蕓豆,得不償失。”老李覺得,要想讓“玉米+蕓豆”的種植模式真正發揮作用,就得找到抗倒、抗病和產量各方面都表現不錯的玉米品種。
高抗倒+高抗病:“活稈成熟”確保莖稈二次利用
溫令峰是陳家石墻村的種子銷售商,他給老李推薦了一個品種。“老李搞的‘春玉米+蕓豆’的種植模式在村里比較有名,知道了他在玉米品種上遇到困難,我也在幫他想辦法。”2015年,溫令峰給村里搞來了3畝的“裕豐303”種子進行示范種植,他也邀請老李去看了這個新品種。
“這個品種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果穗成熟的時候莖稈還是青的,而且特別粗,非常適合用來做蕓豆的支架。”老李似乎找到了問題的解決方法。而老李所發現的這一現象,正是“裕豐303”的特點之一——“活稈成熟”。
“‘裕豐303’的選育就是為了解決玉米全程機械化的問題,因此后期的站稈能力非常重要,‘活稈成熟’可以讓玉米在地里站得更久,更適宜機械化。”中國種子協會玉米分會副會長、北京聯創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義波表示。據了解,“裕豐303”在連續多年的東華北、黃淮海、西北三大玉米主產區試驗中,300多個點次均表現出了高抗倒伏的特點,被示范種植戶形象地稱為“鐵稈玉米”。
除了站得住,“裕豐303”的高抗病性也是老李十分認可的。2016年7月底,黃淮海南部遭受大范圍高溫天氣,導致很多品種出現花粒、結實不良;而當年河北春播玉米的青枯病較重,河南、安徽等地也有銹病發生。“裕豐303”則憑借良好的抗性抵御了這些影響。
“玉米后期發病往往很突然,來不及采取措施,對于春播玉米來說,后期的抗病性顯得更為重要,必須要選擇抗性好的品種。”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王曉鳴認為。
有了“鐵稈玉米”作保障,老李搞套種的信心更足了。兩年前,他也開始種植“裕豐303”,現在,他的蕓豆一畝可以賣出7000多元,比一畝玉米和小麥加起來的收入還要高。不過,專家也給他提了些建議。“把蕓豆種在即將收獲的春玉米田里,勢必會造成兩種作物爭搶養分,即便有了好品種作支撐,也需要注意種植間距和田間管理。”河南農業大學教授李潮海表示。
分類經營嚴格管理:讓品種優勢更加凸顯
“農戶利用‘裕豐303’綜合抗性好的特點進行春玉米種植的嘗試,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種具體體現。”王義波認為。
而除了抗性好,“裕豐303”在產量上也沒有落后。據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提供的該品種2014年國家區試報告顯示,當年的試驗點中,畝產超過2000斤的達到18個,超過1800斤的達到40個,而在當年的西北區試驗中平均畝產更是達到了2090斤。
“應該說,農戶選擇種植‘裕豐303’,不僅省時省工,更可以賣出高價錢。”北京聯創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史澤琪表示。
有了這樣的好品種,聯創種業也在謀劃如何能將它經營好。在聯創種業,有著獨立的“裕豐303”事業部。“對于公司來說,分品種、分渠道進行推廣,能夠最大限度地挖掘品種潛力,讓經營更有針對性。”史澤琪認為。今年,“裕豐303”事業部更名為了“粒粒金”事業部,品種的商標權進一步得到保護。
在經營模式上,聯創種業也在進行著探索。據了解,自2016年起,聯創種業年年開展“‘裕豐303’科技示范高產狀元、棒王大獎賽”,通過該活動篩選出一批種地能手,發展為穩定的科技示范戶,再通過持續的科技示范大獎賽,結合科技示范戶獎勵政策,提高科技示范戶的積極性。“我們希望通過科技示范型預定網絡體系建設工程,讓農民成為品種的代言人。”史澤琪表示。
不僅如此,聯創種業還對經銷商的行為進行了嚴格的規范。因為間接竄貨被罰款、因為網格重疊被取消結算優惠……不少經銷商都因為管理不規范而受到了處罰。“我們對投訴的市場管理問題零容忍,堅決處理,保障消費者權益和品種信譽。”史澤琪說。據了解,截至2017年7月,聯創種業針對“裕豐303”的各項市場管理案件總計審查、處罰51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