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楊丹丹
“連續的大雨把我家的田全淹了。水一退,我趕緊買了豆種開始補種。”安徽省休寧縣汪村鎮回源村災民汪能祥告訴記者,補植的水毀黃豆目前長勢良好。
安徽省各區縣農業部門堅持一手抓防汛救災,一手抓災后生產恢復,統籌安排農業防災和災后恢復工作。農業系統廣大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堅持奮戰在防災和災后恢復生產服務一線。
安徽省農委種植業局局長牛運生介紹說,在前期抗災救災的基礎上,他們進一步組織農業專家技術服務組,深入各災區進行技術服務,指導群眾開展生產自救。迅速組織群眾清溝瀝水,及時排除田間積水,降低土壤濕度,促進受災作物根系盡快恢復生長。組織扶苗清園,清除淤泥和殘株污穢,防止病害蔓延。加強病蟲害防治,特別要防止水稻稻瘟病、稻飛虱,玉米莖腐病、灰飛虱等病蟲害大面積發生。因地制宜搶種補種,旱地搶種小白菜、莧菜、空心菜等速生葉類蔬菜和大豆、綠豆、玉米、甘薯等生育期短的糧食作物;水田搶種單晚、雙晚水稻。深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指導幫助清理水淹廠房、維修加工設備,協調金融部門解決資金短缺等問題,力爭早日恢復生產。
記者從安徽省農委獲悉,6月23日至25日,該省沿江江南地區普降中到大雨,導致黃山、池州、宣城三市大量農田被淹,農業生產受災嚴重。初步統計,截至6月25日下午,三市在田農作物受災面積37.8萬畝,成災19.6萬畝,絕收4.7萬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