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州樂陵市的曹炳民曹大哥打電話告訴記者,今年家里的蘿卜大豐收,但是沒有銷路,現在30萬斤的蘿卜只能扔在地里,他希望記者能幫他找找銷路,接到電話后記者立馬趕到了德州。
曹大哥告訴山東廣播電視臺農科頻道《一切為了群眾》記者今年是他頭一次種菜,看著去年蘿卜價格很好,過了年他也開始種上了蘿卜:“這是韓國進口的純白玉,這個蘿卜的好處就是,吃起來很脆很甜,口感很好。種了有20畝地,產量有30萬斤,算是豐收了,但平均一粒種子一毛錢,現在一顆蘿卜連一毛錢也賣不上。”
因為沒有經驗,對市場行情又不了解,蘿卜雖然大豐收,但是如果一直賣不出去的話,不僅成本打了水漂,關鍵是還會影響下一茬蔬菜的種植。無奈之下,曹大哥只能發動村子附近的鄉里鄉親們來買蘿卜:“一袋五塊錢,差不多有一百二十斤左右,算下來也就是幾分錢一斤。”
曹大哥告訴記者,照這樣賣下去的話,別說人工費了,就連買種子的成本也收不回來。眼看著這一茬蘿卜收成沒指望了,為了曹大哥能減少點損失,記者通過多方打聽,以每斤兩毛錢的價格,聯系到了三位收購商。
一位是德州汽車摩托車專修學院劉老師,他表示:“在了解了曹大哥蘿卜滯銷的情況后,正好我們學校食堂也有蔬菜采購計劃,所以我們到曹大哥的菜園里來看蘿卜質量也很好,所以我們決定現場采購3000斤。”
還有,德百超市采購部張經理,他說他們超市一直以來都有農超對接項目,力求蔬菜采購直接到農戶的田間地頭。“曹大哥的蘿卜確實不錯,我們決定現場采購4000斤。”
另一位德州鏈廚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谷總也表示:“我們是一個專門給學校食堂、飯店提供蔬菜的互聯網平臺,致力于從田間地頭直接到大家好的餐桌上,曹大哥的蘿卜長勢很好,我們決定先期采購4000斤左右。”
經過一上午的幫忙,記者成功幫助曹大哥賣出了1萬斤白蘿卜。
據悉,每年四五月間都會有大量的蔬菜農產品滯銷,究其原因,大多是因為預判不足,種植過剩,所以農民朋友在選擇種植項目時,一定要多咨詢,多打聽,避免盲目跟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