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蟲情報
第 9 期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2017年3月3日
當前小麥條銹病發生動態
近期小麥條銹病在湖北、河南南部、西南大部及西北等地繼續發展,田間見病較為普遍,由南至北開始進入擴散流行期。截至3月2日,小麥條銹病已在湖北、河南、四川、云南、貴州、重慶、陜西、甘肅8省65市290個縣見病,發生面積為255.1萬畝,同比增加2.5倍,比2周前增加1.3倍。病情是近年來發生面積最大、范圍最廣的一年,且向北、向東擴散態勢明顯,對小麥主產區威脅大。
湖北省在江漢平原、鄂西北和鄂東12市29個縣發生,比2周前增加4市9個縣;發生面積58.9萬畝,是上年同期的20倍,比2周前增加75%。大部地區已普遍點片發生,荊州公安、襄陽襄城病田率分別為40%、12.5%,病葉率0.01%-0.2%;鄖陽、老河口等地田塊病害開始擴散危害。
河南省在南陽、駐馬店、信陽、平頂山4市16個縣發生,比2周前增加2市12個縣;發生面積17.1萬畝,是2周前的3.9倍。南陽淅川已普遍發生,多上部葉片發病,病田率25%,重發鄉鎮病田率達50%;信陽潢川平均病田率為4.2%,最大發病中心面積達52㎡,平均病葉率1.6%,嚴重度一般為20%-60%,最高100%;唐河、新野等地處于點片發生狀態,位于東南部的商城縣2月24日見病,發生面積0.01萬畝,發生地抵近安徽西部。
四川省已在沿江河和盆周的21市(州)82個縣發生,同比增加19個縣;累計發生面積50.2萬畝,同比增加48%,比2周前增加2倍。目前,大部麥區處于零星發生狀態,廣元、遂寧、南充等地點片發生。
云南省已在14市(州)89個縣普遍發生,發生面積54.9萬畝,同比增加1.4倍,比2周前增加1.1倍。玉溪、文山、曲靖、昆明、昭通、臨滄等部分地區處于流行擴散期。
貴州省在8市(州)33個縣發生,其中赫章、納雍、盤縣、水城、平塘、長順、甕安等縣呈點片發生,發生面積39.2萬畝,同比增加13倍,是2周前的5.4倍。
重慶市在17個區縣發生,同比增加5個縣;發生面積6.8萬畝,同比增加1.1倍,是2周前的9.6倍,大部地區處于流行擴散期,平均病葉率1.9%,忠縣局部田塊最高病葉率達20.1%。
陜西省在漢中、安康、寶雞、商洛4市22個縣發生,發生面積25.9萬畝,同比增加5.6倍,比2周前增加18.8%。大部地區零星發生,漢中大部點片發生,漢濱區病田率43.5%,全田發病的重發田塊平均病葉率為2.9%,平均嚴重度20%,最高嚴重度達60%。
甘肅省在隴南市徽縣和文縣2個縣發生,分別處于零星和點片發生狀態,發生面積2.1萬畝,同比減少25%,比2周前增加8.8%。
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3月份大部麥區氣溫偏高,其中黃淮、華北大部麥區偏高1-2℃;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等地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其他大部麥區正常,將有利于小麥條銹病流行擴散。
3月份是西南麥區病害流行期,更是病害由冬繁區向春季流行區擴展的關鍵時期,且目前該病擴展區多為上部葉片發病,已表現出向我國東部和北部麥區擴散的特征。鑒于今年我國小麥條銹病發生流行的嚴峻形勢,有關省份要加強監測,密切關注和掌握病害發展動態,及時發布趨勢預報,指導科學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