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名農技干部田間傳技,主抓“四件事”
2月28日訊 犁耙水響,又鬧春耕。今年種什么、怎么種?上周以來,湖南瀏陽市永安鎮農技站站長鄧啟長,把主推技術制作成卡片和掛圖,還攝制錄像資料,輪流到每個村講課傳技,新技術普及率達95%以上。
截至目前,湖南省已有萬名農技干部下田間傳技。各地辦起100多所田間學校,每個骨干農技員結對10個示范戶,帶動100個輻射戶,形成田間技術推廣的完整鏈條。
以往催耕催種,主要穩面積,抓雙季稻。今年春耕春播,主推“優質稻、再生稻、粳稻、水稻+”。然而,習慣了種植雙季稻的農民,對種粳稻、種再生稻、發展“水稻+”,難免有些吃不準。
推進糧食供給側改革,從追求產量轉向穩產能。湖南省農委專家稱,穩產能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寧可少產一些稻谷,也要把稻谷品質提高一個檔次,把種田效益搞上去。
“年年鬧春耕,今年大不同。”湖南省農技推廣總站站長鄧輝平介紹,湖南省已動員萬名農技干部下田間,主抓“四件事”:推廣高檔優質稻種植,開發“超泰米”;推廣再生稻,一季播種、兩季收成;發展粳稻,優化湘米結構;完善“稻—魚、稻—蝦、稻—鴨”等模式,綜合種養提升效益。
圍繞“再生稻、粳稻、水稻+”,湖南省農委組織專家,從品種篩選、技術物化、流程簡化等方面攻關,實現主推技術“極簡化”,方便農民掌握。湖南省農技推廣總站舉辦大規模培訓班,已培訓田間學校指導員300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