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安徽省安慶市大觀區以海口鎮為試點,緊抓供給側改革機遇,加快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推動農產品由低水平供需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躍升,不斷增強競爭力,推進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
早春時節,大觀區海口鎮現代農業示范區里的工人們十分忙碌。示范區里今年種植的冬草莓,采用了溫控技術和微量有機肥,上市期較以往提前了15天以上,吸引了廣大游客觀光采摘。
目前,該示范區核心區面積已達1萬余畝,按照產業為本,創新為魂的發展理念,已帶動周邊農戶5000多戶,人均增收6000元。此外,大觀區還引導農產品加工企業技術創新,擴大市場占有率。轄區一食品有限公司去年10月份就投入100萬元,引進了全自動封閉罐裝機,極大程度地降低了油品被污染的概率,提升了油品的口感。記者從大觀區農業局了解到,該區通過調整種養殖結構,扶持發展現代農業,市級農業龍頭企業已達25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3家,農業產業化聯合體1家,2016年農產品加工值首次突破40億元。
“下一步,我區將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農產品加工業引領帶動作用,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推動大觀區農業向‘特色化、品牌化、高值化、智慧化、鏈群化’發展。”大觀區農業局產業化科科長彭梅說。
李勱查燦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