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余市從上海引進滬優2號(國審稻2010034)和旱優73(皖稻2014024)兩個節水抗稻品種進行示范。
示范工作在分宜縣和渝水區同步進行。在分宜縣鈴山鎮,安排在種植大戶田中種植20畝旱育73作早一季種植,4月初播種,水播旱管,盡管遇上多年罕見的嚴重高溫干旱,但田間表現結實正常,產量與同期播種的一般水管品種相當,種植大戶非常滿意;在渝水區的示范,分別安排在姚圩鎮、羅坊鎮和仁和鄉三個鄉鎮進行,旱地采取旱直播、旱管理方式,播種期陸續在4月底至6月中旬,從各點反映情況看,都對兩個節水抗旱稻品種的抗旱性和耐高溫性給予肯定。產量方面,遭受嚴重干旱、未人工灌水的田塊,產量仍在350公斤/畝左右,而在后期灌水1-2次的,產量達到500公斤以上。
新余市分批組織農技員和種田大戶對姚圩鎮的旱育73和羅坊鎮的滬優2號旱種旱管田進行觀摩,大家一致肯定,兩個節水抗旱稻品種抗旱特性顯著。
從今年新余各地示范情況來看,節水抗旱稻能有效節水抗旱、省工省時,少打農藥、少施肥料,在較干旱區域可采取棉改田、花生田和山地套種田有著廣闊的推廣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