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三農 » 正文

昌平區栽培新法促草莓增產三成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12-12  來源:  瀏覽次數:39
 
 
    孫文婷
 
    由北京市昌平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路河及其團隊于2011年自主研發的草莓半基質栽培技術,經過5年科研試驗、示范等工作,已于今年成功申請實用新型專利。
 
    “半基質”的創新之處在于用一半基質土、一半土壤培育草莓苗。該種栽培模式的栽培槽是梯形的,在填充土壤時,將土壤填成三角形,占半個栽培槽,然后在土壤上鋪滿基質土。
 
    該項栽培技術不但改良了傳統地栽方式,而且結合了近年來在日本、荷蘭、美國等國家開發并成功應用的高架基質栽培方式,是將兩種方式的優點充分挖掘,根據普通莓農的生產實際研發而來的。
 
    新技術源于對傳統栽培模式的解構再創造。“單從技術上講,傳統的地栽有個最大的弊端,就是土壤連作障礙難以克服。”昌平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路河說:“所謂的‘土壤連作障礙’表現在3個方面,首先,一旦這塊耕地連續種植3年以上,土壤中的致病微生物就會增多,草莓會出現常見的病害、毒害,像白粉病、紅蜘蛛。其次,土壤鹽漬化會嚴重,可能灼傷根苗。同時還會出現自毒現象。”
 
    而采用半基質栽培技術,因上層鋪的是基質土,每年種植季結束后,通過基質的清洗、消毒等步驟,可有效解決土壤連作障礙,減輕土傳病害的發生。
 
    針對目前許多農戶家已經采用的高架基質栽培,路河表示了不同的看法。“我去日本考察過他們已經成功運用的高架基質栽培技術,這個技術有我們條件達不到的地方。比如,采用完全基質土,成本不是所有農戶都能擔負起的,再者,人家的日光溫室有先進的溫控設備,我們的大部分農戶是沒有購買溫控設備能力的。”
 
    經過對現有兩種栽培方式的反復考察與研究之后,路河開始琢磨怎么樣才能改良出一種更適合昌平區農戶的栽培方式。終于在2011年,“半基質栽培”成型了。據了解,該技術不僅攻破了土壤連作障礙,還使得每個大棚增產30%。
 
    昌平莓農吳運玲種草莓20多年,自從改成半基質栽培模式,她感到輕松了許多。減少了基質的使用量,不需要投入過多水肥;采用石膏板材,栽培槽可以反復使用5年以上,避免每年重新作畦;同時避免了土培因澆水導致的草莓畦塌陷變形,更加適合城市觀光農業。
 
    她的草莓園中22個大棚,其中20個已經于今年8月份改造成了半基質栽培模式。她給筆者算了一筆賬,“原來每個大棚每年打壟的人工費就要480塊錢,旋地、安放滴管、起壟每年每個大棚還需要再投入780塊錢。按20個大棚算下來,5年下來至少要126000元。換了半基質栽培以后,這五年只要一次性給每個大棚投入5000塊。前前后后能算得出來的,就省了26000塊,還沒算上自己下力折騰的呢!”
 
    昌平區政府為確保該工作順利實施,采取了一系列財政補貼政策。給每棟基質槽現金補貼總計15000元。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