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huan)迎(ying)光(guang)臨種業(ye)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wu)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xi)
排名推廣
排名(ming)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科技 » 正文

冬小麥節水栽培十四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11-23  來源:河北省邢臺市任縣農業局  瀏覽次數:61
 
 
        一、選擇良種要實現畝產450公斤以上的產量目標,應選用早熟、耐旱、耐寒、容穗量大、多花、中粒、水分生產率高的品種最為適宜,還要保證此品種遇旱年千粒重下降幅度較小。

   二、施足底肥實行小麥節水栽植,必須以良好的土肥條件為基礎。實踐證明,凡是節水小麥生產水平達到畝產450公斤以上的地塊,耕層土壤養分含量一般需達到下列指標:有機質1.7%以上、全氮0.09%以上、水解氮70毫克/公斤以上、速效磷25毫克/公斤以上、速效鉀90毫克/公斤以上的沙壤土地塊進行栽培。每畝應施有機肥4000~5000公斤,或充分腐熟的雞糞1200公斤,化肥純氮16~18公斤,磷12公斤,鉀8公斤,硫酸鋅1公斤,硼砂0.8公斤以上,肥料除氮肥底施一半外其余全部耕后一次澆足底墑水。

   三、集中施磷全年磷肥集中施給小麥,小麥顯著增產,夏玉米利用小麥磷肥后效并不減產。在節水灌溉條件下,集中施用磷肥可以增加前、中期吸收強度,增加小麥長勢,增加畝穗數。集中施磷有利于促發根群,增加下層根量,擴大吸收范圍。全年磷肥施給小麥可增加前期和中期的吸磷量,后期通過體內磷的再分配,滿足籽粒發育和灌漿的需求。

   四、澆底墑水充足的底墑,足墑下種是冬小麥節水高產栽培的基礎。播種前澆足底墑水,將灌溉水轉變為土壤水,可源源不斷地供小麥消耗。而且通過土壤耕作形成松土,可有效抑制上層土壤水分蒸發,增大實效耗水比例,提高水分生產效率。若夏玉米生長季節降水多,在玉米收獲時,土壤濕度大,可以不澆底墑水。

   五、精耕細作小麥可利用深層水分,這就是小麥可節水灌溉的依據,在高肥條件下,冬小麥根深可達2~3米,可吸收1~2米深層土壤儲水。因此,土壤要實行深耕,一般在25厘米左右,以打破犁底層,利于作物根系下扎。另外,整地也要做到深、透、平、凈這四個標準。對長期秸稈還田和旋耕的地塊,建議深耕一年后連續兩年旋耕,一方面可以將旋耕還田的秸稈翻壓下去,使耕層土壤的有機質更加均勻,同時還可以改善土壤結構,深淺輪耕,實現高產和穩產。

   六、種植方式下茬夏玉米平播的可以等行距條播,套種玉米的地塊,可以采用兩密一稀、三密一稀或四密一稀播種。等行距可采用12~15厘米,套種玉米的行距可留20~25厘米,方便玉米套播。

   七、種子處理精選種子、包衣或藥劑拌種,保證苗齊、苗壯,預防土傳、種傳及地下害蟲。防治小麥紋枯病、根腐病和黑穗病,可用50%辛硫磷100毫升加2%立克秀濕拌劑150克,對水適量,拌麥種100公斤;防治全蝕病可用3%敵萎丹100毫升加2.5%適樂時15毫升對水150毫升拌種10公斤。

   八、適期晚播小麥由于晚播,生長量小,葉少蘗小,減少了年前及早春的水分消耗。冬小麥節水栽培的適宜播期為10月6~20日,不僅可以減少冬前耗水,又為夏玉米充分成熟提供了時間,使夏玉米增產。適期晚播應增加播種量,適宜基本苗為每畝35萬~50萬。10月5日前偏早播種,氣溫高,蒸發大,冬前無效耗水多,且夏玉米不能充分成熟,有弊無利;10月20日以后晚播,冬前無效耗水少,但根系難以深扎,抽穗期推遲,弊大于利。

   九、精細播種根據基本苗要求和種子發芽率計算好播種量,行距15~20厘米,無論機播、耬播,播前應嚴格調好落籽量。一般播種深度以3~5厘米為宜,播后澆蒙頭水地塊可掌握在3厘米,以淺播快澆為宜。高密度播種,可以補償拔節前上層土壤水分虧缺對穗數的不利影響,以苗保穗;也可以增加種子根數目,改善根群分布,提高對深層土壤水的利用。

   十、暄土保墑冬小麥播種采取壟內鎮壓,壟背暄土具有良好保墑效果(壟背不鎮壓),在漫長的冬前、冬季和早春保持表層暄土覆蓋,可減少蒸發無效耗水,提高土壤水的實效性。澆水后及時松土,能顯著減少蒸發耗水。

   十一、冬前管護出苗期后應及時查、補苗。越冬期一般不提倡進行冬灌,只有在特別干旱年份或在播種時底墑差、沒有澆蒙頭水的地塊,可適當冬灌,灌水時間以"夜凍日消"為宜,灌水量以能澆透當天滲完為宜,每畝在40~50立方米。對播種質量較差的地塊,越冬前鎮壓可有利于安全越冬。秋防麥田雜草。

   十二、覆蓋保墑比較理想的覆蓋保墑技術有兩種。一是秋作覆蓋,即在玉米、大豆等秋收作物生長期間,利用切碎成5厘米左右的小麥秸稈覆蓋在田間。二是麥田覆蓋,一般在小麥播種后出苗前,將麥田均勻地覆蓋上一層秸稈,覆蓋量以每畝300~350公斤為宜。

   十三、返青后的管理

   1.春季早管。春季地表開始解凍時,用竹筢順壟摟去枯葉、雜物,然后開始中耕鋤劃,可增溫保墑促苗早發。

   2.適澆二水。①春季第一水推遲到小麥拔節期到孕穗期間,在當地為4月20~25日,平均畝灌水量50立方米,并隨水畝追施75公斤碳銨。②揚花灌漿期澆第二水,即5月23~26日,主要是補充這個時期土壤上層水分的不足,提高抗御干熱風等自然災害的能力,增強高產保險系數,此后直至收割不再灌水,使小麥主要靠初生根和強大的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

   3.葉面噴肥。在小麥孕穗、灌漿期,可用葉面噴施惠滿豐葉面肥,可預防小麥干熱風。

   4.防病蟲草。蟲害主要是紅蜘蛛及麥蚜,4月下旬防治紅蜘蛛,5月中下旬防治麥蚜,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霧。草害主要是落藜、薺菜和播娘蒿,4月上旬每畝用72%的2.4-D丁酯40~50克除治落藜;用苯黃隆20克除治薺菜和播娘蒿。

   十四、適時收獲小麥千粒重在蠟熟末期為最高,此期收獲不僅產量高,而且品質好。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